• JAVA对象池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JAVA对象池

    java中的对象池技术,是为了方便快捷地创建某些对象而出现的,当需要一个对象时,就可以从池中取一个出来(如果池中没有则创建一个),则在需要重复重复创建相等变量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对象池其实也就是一个内存空间,不同于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所在的堆空间。本文只从java使用者的角度来探讨java对象池技术,并不涉及对象池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个人认为,如果是真的专注java,就必须对这些细节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它的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则不是必须的。

    1,对象池中对象和堆中的对象

    public class Test{

    Integer i1=new Integer(1);

       Integer i2=new Integer(1);

    //i1,i2分别位于堆中不同的内存空间

       System.out.println(i1==i2);//输出false

       Integer i3=1;

       Integer i4=1;

    //i3,i4指向对象池中同一个内存空间

       System.out.println(i3==i4);//输出true

    //很显然,i1,i3位于不同的内存空间

    System.out.println(i1==i3);//输出false

    }

    28种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和对象池

    java中基本类型的包装类的大部分都实现了对象池技术,这些类是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另外两种浮点数类型的包装类则没有实现。另外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5种整型的包装类也只是在对应值小于等于127时才可使用对象池,也即对象不负责创建和管理大于127的这些类的对象。以下是一些对应的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5种整形的包装类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的对象,

       //在值小于127时可以使用对象池

       Integer i1=127;

       Integer i2=127;

       System.out.println(i1==i2)//输出true

       //值大于127时,不会从对象池中取对象

       Integer i3=128;

       Integer i4=128;

       System.out.println(i3==i4)//输出false

       //Boolean类也实现了对象池技术

       Boolean bool1=true;

       Boolean bool2=true;

       System.out.println(bool1==bool2);//输出true

       //浮点类型的包装类没有实现对象池技术

       Double d1=1.0;

       Double d2=1.0;

       System.out.println(d1==d2)//输出false

      

    }

    }

    3,String也实现了对象池技术

    String类也是java中用得多的类,同样为了创建String对象的方便,也实现了对象池的技术,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1,s2分别位于堆中不同空间

    String s1=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1==s2)//输出false

    //s3,s4位于池中同一空间

    String s3="hello";

    String s4="hello";

    System.out.println(s3==s4);//输出true

    }

    }

    JVM启动的时候会实例化7个对象池,其中包括6个基本类型包装类(DoubleFloat没有这样的机制)的对象池和String的对象池!

    现在我已Integer来举例说明:

    以下是JAVADOC中的一段代码: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private IntegerCache(){}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 new Integer[-(-128) + 127 + 1];

         static {
                  for(int i = 0; i < cache.length; i++)
               cache[i] = new Integer(i - 128);
                }
           }

    这段代码说明Integer在初始化的时候,会在JAVA 存储STATIC对象的区域实例化-128127这个区间的对象,也就是DATA SEGMENT.

    String中,是通过public native String intern(); 方法初始化对象池的。
       文档告诉我们该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对象的内部化引用:由String类维护一个初始为空的字符串的对象池,当intern方法被调用时,如果对象池中已经包含这一个相等的字符串对象则返回对象池中的实例,否则添加字符串到对象池并返回该字符串的引用。

    • 标签:
    • 池中
    • 对象池
    • java
    • 对象
    • string
    • integer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