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小学宋词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三相融”-----兼评《清平乐·村居》(1204)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网络环境下小学宋词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三相融"

    -----兼评《清平乐·村居》

    翟豫欣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郑姝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进行人际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同时,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作。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实践性,即多读多写,日月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活动是特定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精神价值。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张学青老师的《清平乐·村居》高度驾驭了信息技术,通过乐曲、资源等形式创设了古典文化氛围;通过将重点字、词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境的方式实现氛围的渲染与思维的拓展训练;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读写创作相融的方式,创造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之美。整节课将信息技术的运用、文化知识的学习、创新思维的训练、文化底蕴的熏陶紧密结合,是一堂富有“创新”、“活力”和“开放”的语文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创作,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文化素养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学生们更加的敢想、敢说、敢为。这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宋词教学,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相连,实施了“三相融”:

    • 1、情境相融,营造中国古经典文化氛围

     

    情境”指各种因素(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糅合下营造的情感和意境,能够激起学生内在体验和言语中枢的社会文化场景,其包含情景和文化两个属性。情境创设不仅仅指静态的场景图,更包含在此背后渗透的文化场景现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知识建构、兴趣和价值观的生成,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高效融入课堂。

    本节课是一首宋词,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以及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极为凝练,作者的情感与读者的体验之间有明显的沟壑,张学青老师通过情境相融的策略帮助读者扫除情绪上的障碍,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其情境相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篇的情境创设,使整个课堂富含中国经典文化底蕴。教师在优美音乐的衬托下,利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进行文白式的对描,意境丰蕴,激起学生对宋词的神往,当整个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后,抓紧时机提出“读词,眼前要有画面,心中要有情景。”进而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和指引。二是将重点字、词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境,辅助学生体会字词中凝聚的文化意蕴。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词也有“别语”。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一首词中词语数量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本课中教师以语文工具性本位为基点,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把词作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景,化凝炼为详尽,化抽象为具体。在曲悠扬韵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答,学生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置身于村居图景,富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之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情,与翁媪攀谈,与孩童嬉戏,在闲适、趣味盎然间解读生活的质朴快乐,村居的宁静致远、祥和太平,进而感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恬静质朴生活状态,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温暖。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词意走向了意境,从文本走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2、读写相融,领悟文化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本课主要讲授辛弃疾的一首宋词,语言简约中见神韵,朴素中见韵味。学生能够深入品读词作的基础除了情境中渗透的文化氛围外,还需要对伟大词人辛弃疾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了作者生平等一系列背景知识后,方可能品读出字里行间隐含的蕴义,才能够穿越文本,与千年之前的辛弃疾产生对话,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进而体悟词的背后隐藏的如此瑰丽厚重的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在本节课中,张学青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样化数字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并将文化渗透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用资源,融合文化教育。基于课型的特点,大胆新颖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词配画,词人介绍,词作欣赏。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主将人与事、人与情、人与境联想结合,全方位的理解《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全面的品位辛弃疾这位伟大的词人,进而建构起对宋朝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等的理解。二是善用网络平台,领悟文化内涵。在课堂上,张学青老师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用精致的语言启发想象,让学生在思维旋转、表达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并通过在平台上进行电子批注的方式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打写平台,自主选择词作中的一个场景,发挥想象,写成小文段。

    从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相融,利用资源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盲点,利用平台支持学生记录阅读体验,更好的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将阅读训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联系在一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倡导的“大输入大输出”理念。

    • 3、古今相融,感受文化之妙

    宋词称得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除了字词凝练、朗朗上口、意蕴深厚外,富于节律也是一大特色。如《清平乐》,词牌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阕押压仄韵(三、四声),下阕换平调(一、二声)。亦有全押仄韵者。全诗格律如下: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字数分布:4 5 7 6  6 6 6 6。这些都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伟大艺术文化积淀,学习诗词的最高境界不是读诗,也不是会吟诗,而是会创作,能够使用富含文化底蕴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精神世界。本节课张学青老师走出拓展词作学习的旧有模式,再作突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暂且放下平仄的严谨规限,通过资源的提供,让学生观察对比数篇以“清平乐”为词牌的词作,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词作中字数的分布规律(4576 6666),将文化常识渗入小学课堂的语文教学中,水到渠成,进而感受经典文学之妙。并在此基础上,提供3首教师自创同类词作,将词的意境从千年之前引回现在,拉近学生和宋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词,那么遥远,那么深邃,却也唾手可得,近在身旁。在此熏陶下,进行拓展创作,模仿《清平乐》的韵律,体验当词人的感受,体验经典文化始于笔下的喜悦。在实践中,汲取文化智慧,提升文化品位。在进行创作时,教师通过支架的提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结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工具性离开人文性,便空洞无味,人文性离开工具性,便隐含晦涩。工具性的本质差异就是人文性的差异,而人文性的差异是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的宋词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底蕴。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捷将词的品读与基本的读写能力紧密结合,促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相互和谐,实现人对信息技术的能动把握,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感受真善美的熏陶,领悟“语文味”,实现精神世界的丰腴。

    • 标签:
    • 学生
    • 语言
    • 情境
    • 文化
    • 人文
    • 工具
    • 宋词
    • 清平乐
    • 语文
    • 中平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