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式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与案例点评(1109)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跨越式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与案例点评
尉小荣、韩秋枫、丁杰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跨越式小学英语课堂始终坚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为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本文从跨越式常见的英语课堂出发建构出一种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一步解释了跨越式英语课堂的三大教学环节。
-
模式建构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故事导入、游戏导入、图片导入、表演导入、“悬疑”导入、对话导入、歌曲导入等等,好的导入是高效课堂开展实施的重要第一步。好的导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节学生到课堂状态,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态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内容也是学生可轻易接受的,与本课知识点关联,为本课学习提供铺垫。
课堂导入也是需要技巧的,如以词汇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最常采用的是对话导入,通过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唤醒记忆中知识,实现相关句型和词汇的自然融合;而游戏导入是对话课较常采用的导入方法,通过趣味浓厚的游戏,学生头脑风暴相关词汇,为本课对话的实施做准备。本课中,老师采取的是游戏导入,在有趣的情境中复习词汇。
2、多维活动,感知理解
新授是课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实现基本目标的保证。围绕课本中的目标内容可以采取多种活动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官,实现对知识目标的感知、理解、加工和评价。
如在本课中通过听,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在图片提示的基础下,学生在无文字的倾听过程中,了解基本信息;通过读,理解知识内容,找出做蛋糕的关键步骤;通过师生或生生问答,学生结合相应的生活常识,对操作步骤加工内化,对表述方式进行充分操练;通过解释或转述课文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描述,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取关键信息并且组合信息,在内容上趋近了深层次加工,在表达方式上,根据老师提供的言语支架提示,充分地交流和表达。
3、小组展示,迁移应用
小组展示一般是小组成员将小组学习的过程性或结果性成果以文字记录、文稿演示、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呈现。
小组展示的最高境界,学生在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景中,表达和交流。如本节课中,小组展示是上一课的延续,上一节课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项食品,可以选择制作PPT、画画、做食物、表演等方式。展示小组的作品,给学生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中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学生应用本节课中学习到的制作蛋糕的表达方式迁移到其他食品的制作说明中渗透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在现场演示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4、自主听读,拓展提升
在完成新授目标后,课标已落实,然而,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目标,需要在不同情境中滚动式再现知识点,使学生得以灵活迁移,同时,有故事情节或者逻辑关系的各个情境极大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相关知识点、生活常识以及文化熏陶等。自主听读材料的提供,内容上由少到多,从简到难,自主听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沉浸在相对独立的人机交互中,接受大量的听读材料的刺激,参与到故事发展的每个情节,投入到语言交际的语境中,在这种全英环境中巩固语用并且进一步迁移应用,能力得以拓展提升。
-
二、听说原则
跨越式英语课堂始终坚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坚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要为听和说能力训练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跨越式包括三大教学环节:师生交际、生生交际和拓展听读。三大教学环节在课堂中所占用的时间比例大致为1:1:1。三大环节的解释如下:
(1)师生交际:无论是不论教新单词还是新句型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和个别学生对话,也可以和全班学生一起对话;教师在和个别学生对话时要注意抓两头,即要选择学习好和学习差的两类学生进行对话:因为前者可以起示范、带动作用;后者则可以起帮助、促进作用。
(2)生生交际:俩俩对话有最大的参与度,能把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但是对于小学低年段英语水平只有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说什么”以及“怎么说”,是个大难题,这就要靠“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来做示范,并且“邻座俩俩对话”必须与“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密切配合(每次师生对话后,都应安排一次邻座俩俩对话),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难题。这也表明,在低年级段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要同时完成“授新课”和“为学生俩俩对话”做示范这两种任务,而不是只完成“授新课” 这一项任务。
(3)扩展听读:扩展听读要从两方面来落实,一是要提供生动有趣并与课文密切配合的听力材料,而且每篇课文都要配合4-5篇(听读材料要有数量和质量的保证);二是要通过教学设计保证课上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听完这些材料。
三大教学环节的优点与不足及针对不足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图所示:
环节
优点
不足
教学策略
师生
交际
教师是语言的熟练掌握者,师生对话有利于实现“实时双向言语互动”。
课堂时间有限,参与度小 。
“点面结合”
“抓两头带中间”
生生
交际
参与度高,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双向言语互动。
交际双方都不是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难以互相纠错。
“以邻座为主,易位为辅”
“以言语交际为主,角色扮演为辅”
自主
听读
增大语言信息的输入,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都有好处。
对语境知识难以获取和掌握;不能通过双向互动的即时反馈纠错。
“自主听读”
“全班集体听读”
“篇章为主”
-
三、实施特色
1、5w问题支架
李老师在复习旧知环节,以5W问题,即who、where、what、why、how来对学生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对特殊疑问词的应用,又达到了整体梳理故事情节的目的。并且将这个问题贯穿到支架的提供中,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5w问题的支架,又体现了很好的层次性,其中“who、where、what”属于较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可以流利的回答出来,“why”的为难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老师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重点处理本节课的重点“how”问题。
2、联系生活,情景真实
李老师在这一课时的处理过程中,无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
从最开始的“make a cake”到“水果沙拉”、“蔬菜沙拉”,再到“make some cookies”、“make a cup of tea”,既有学生分组动手做并与同学分享的真实感受和在这种感受中运用英语,又有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大量渗透及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在这样丰富又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一直跃跃欲试的表情和充分自由欢快的英语表达。
3、突出小组活动,提高实效性
李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持续的听说的过程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学生小组展示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合作的力量,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语言的分配,通过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小组能有成功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合作的快乐与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小组活动中,为了给学生们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更多的采用了两两对话的形式,且在两两对话之前,有很好的师生示范和适当的支架辅助,这样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4、注重材料选择,具有层次性
李老师的课堂中在复习说中教师带着学生回忆故事并进行的有效的提问和回答的对话。随后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大意,再根据所呈现的图片情景和关键词的提示,请学生两两对话。之后选取了和本文主题与句型等相近的两篇英语短文作为英语拓展听读资料,在内容上具有一定语境知识的、趣味性、情景性的故事。故事中注意渗透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后续作业活动的主题一致。这样即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巩固了相关句型,又让学生获取了丰富的语境信息,为后面的菜谱的制作做好了铺垫。
总之,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课堂实效性,首先要有教学结构的转变,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这个教学结构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且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生是否有所发展作为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只有在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下,辅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各教学活动,才能使英语课堂更具有实效性。
-
-
- 标签:
- 学生
- 导入
- 教师
- 课堂
- 交际
- 师生
- 言语
- 英语
- 教学模式
- 案例点评
- 对话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