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翔 说课稿1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磁铁的磁性》说课稿(小学) 生活用具之“瓶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生活用具”是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四册第23-45上的内容。本次说课主要选取第4节“瓶子”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用具”是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四册第二单元内容,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技术领域”的内容。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领域内容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人们设计不同的工具来移动物体,本单元主要涉及到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学习“生活用具”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瓶子的大小、形状等物理性质;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题,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对瓶子容积的测量,使学生能够自行获取知识,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科学学习情感;认识到废物回收的重要性。
4、教学要点分析
(1)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2)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5、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
生活中所用瓶子的图片若干张。
不同的瓶子若干个。
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
实验用品: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实验报告、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二、说学情
本节课以瓶子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瓶子,因此有一定的认识基础。然而学生对瓶子的容积概念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需要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观察、实验以加深理解。
此外,皮亚杰认为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难点,本节课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另外,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2、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在课堂伊始,采用情境引入法。(5')
以生活情境为背景,用ppt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并且学生感兴趣的瓶子展览出来,让学生们辨识,引起孩子们对课程的兴趣。
分组合作,交流讨论(15')
使用一定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讨论图片中的瓶子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最后,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得出的结论。
“哪个瓶子中的水多”的探究式学习(53')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2')
(1)首先出示三瓶水(瓶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后让学生观察回答哪瓶水多?哪瓶水少?从而引出课题。
哪瓶水多?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学生会说水位高的水多。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学生会说瓶子相同,总结出瓶子相同的情况下,水位高的水就多。
然后再出示三瓶水水位相同,瓶子粗细不同)让学生观察,哪瓶水多?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总结出水位相同,看瓶子粗细。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8')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3')
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让学生再来猜一猜哪瓶水多,(课前测量好了的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学生无法用眼睛准确的判断出哪杯水多),这时答案就各异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学生会总结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
(2)设计方案(10')
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如:用相同的瓶子量;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瓶子比杯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3)汇报方案(5')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
(4)实验验证(10')
教师准备好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5)汇报结果(5')
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探究意识得到培养。)
3、方法应用,学习测量(23')
要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要想准确的知道多多少就要借助这个特别的仪器——量筒,从而引出量筒。
(1)认识量筒(5')
学生分组观察量筒,认识量筒的构造,比如:单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课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么样。
(2)学习量筒的使用(5')
先让学生说量筒该怎么用,然后课件展示量筒的用法
(3)使用量筒测量,发现存在问题(10')
第一步:每组测量一杯老师提前测量好了的40ML的水,强调注意事项
第二步:汇报结果。有的小组测的比较准确,有的小组测的结果差别较大。
第三步:找出失败原因,巩固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4)用量筒测量(3')
因为有了第一次测量的经验,所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桌上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发实验报告)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学生测量出3号杯70毫升、2号杯60毫升,1号杯65毫升。
(通过让学生认识量筒、使用量筒,学生学会了用量筒测量的方法,知道了用量筒测量比用眼睛观察更准确。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7')
1、学生互相交流“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外作业布置:“用过的瓶子”有哪些处理方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量筒
- 学生
- 设计
- 使用
- 瓶子
- 水位
- 实验
- 测量
- 相同
- 说课稿
- 内容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