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性思维培养原则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创造性思维培养原则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课程知识内容学习的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
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学生的高级思维的培养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发展方向。思维训练可从培养五种思维品质入手。思维品质的成分及表现形式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林崇德,1995)。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序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序,它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这五种品质是一个系统,忽视任何一种品质单独强调某一种或几种品质都是不全面的。
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前,我们是以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培养人才,现在,我们以知识创新为出发点培养人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采用创新教学设计的方法,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
-
- 标签:
- 原则
- 活动
- 能力
- 学生
- 过程中
- 创造性思维
- 培养
- 整合
- 信息技术
- 思维
- 品质
- 知识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