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精略结合课型教学设计(1005)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精略结合课型教学设计

    徐文玉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小学

     

    •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慈母情深》文字浅显易懂,也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母亲的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情。

     

    • 学生分析

    经过4年多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训练,学生已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学生热爱阅读,知识面较广,学习兴趣浓厚,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强。喜欢在网络留言板上习作。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好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

     

    •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体会亲情伟大无私、感人至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课前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跨越式专题网站、本课PPT课件。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明确本组课文的内容及学习要求;播放有关地震的录像片,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阅读关于地震的相关资料;学习生字,感知全文,画出最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深入阅读,通过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读、品、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结合略读课文《慈母情深》,拓展阅读资料,感受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

    第三课时:通过拓展阅读、写作练习,学会运用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这两篇课文是如何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请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2.检查反馈,小结写法

    小组汇报,小结写法。

    3.拓展阅读,感悟描写人物的写法

    师: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爱。下面请默读拓展材料(7篇阅读材料,分为必读与选读),找出文中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并对给你触动最深的一处利用SURF工具进行批注,想想这是什么描写,并写下你的切身感受。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看看你的同学对文章有什么感受,也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批注。

    4.深入点题,升华情感

    师:刚才我们阅读的这些文章都是描写父母对学生的爱的。有的文章中父母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有的文中描写了父母为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同学们刚才写下的批注,一起感受一下这些语句给了你什么样的触动。

    5.拓展打写

    PPT出示写作题目。

    师:在阅读了这么多文章之后,同学们一定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父母的爱,我们才生活得如此幸福、快乐。我想你们也一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大家动动手,把这些爱的故事写下来吧。

    学生打写,交流汇报。

    1. 总结(略)

     

    •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我通过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像,渲染气氛,吸引学生进入情境,从而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夺走了千千万万同胞的生命,但也发生了许许多多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了使学生不仅在文章中感受到感人至深的伟大父爱、父子情深,我从汶川地震视频资料中找出真实事例,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给了学生很大的震撼。

    2.走出文本,拓展阅读,勤于练笔,树立大语文观

    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更在于唤醒。在教学设计中,每个课时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跨越式的专题网站,走进资料城,让学生在一次次阅读中、一次次情感抒发中、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中感受亲情、走进亲情。在第三课时中,实现了学法迁移,将课堂上领悟到的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个片段或把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歌颂亲情。这样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将内化的语言再外化,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我想这就是跨越式教学的魅力所在。

     

     

     

     

     

     

     

    • 标签:
    • 学生
    • 语言
    • 阅读
    • 感受
    • 人物
    • 描写
    • 课文
    • 父母
    • 课时
    • 教学设计
    • 外貌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