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心得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21团中学 何茵
王晓春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以问题方式呈现书名,发人深省。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是带着功利性阅读的心态走进书里,无疑我是想在书中寻求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100个教育案例中,在100个案例点评里,我寻寻觅觅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有两个关键词:思考和探究。
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现象,并由此生出的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常常使教育一线的老师身心疲惫。在力不从心的状态下我们除了无法选择离弃这些问题之外,就只能用简单的教育方式处置教育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了管理型教师而非需要智慧打底的研究型教师。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让学生服从命令为原则,便于今后管理为目的的管理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却也因为学生小小的心灵经不起莫名的霸权主义而早早地封闭了内心的世界。缺乏思考的教育过程背离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不利于学生真实的成长。
教育召唤思考,教育需要思考,教师在这浮躁的育人环境里更需要回归到理性的思考中来。
可以说,“思考”与“智慧”是志同道合、形影不离的一对朋友。智慧的人善于思考,长于思考的人多智慧。读王晓春的著作,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折服于他是个很有智慧的学者,更因为亲近于这样有智慧的人让自身充盈着智慧的快乐并实现了“阅读是心灵的疗伤”这样一份期待。
当案例呈现给我们“一个永远说不明白的问题”时,王老师却能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迎刃而解。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仅仅视为“有趣”,故没有深入的思考,仔细的钻研,问题也就不了了之。王老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把问题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我们如果用线性的思维方式回答一个循环系统的问题,无疑是自投罗网。学会思考无疑增加一份智慧。
善于思考的王晓春老师似乎拥有不同寻常的第三只眼,于无形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经过条分缕析把事物看通透,经过他的这只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件多么举重若轻的事情。
案例“如何对付上课说闲话?”,请求支招的一个案例,王晓春没有急于摆出学者的架势忙于作答。他就问题的每一个字进行了一番玩味,得出的结论是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了结论:肯定了学生的错误,否定了教师的责任;限定了思路,不必问为什么,只需作答怎么办。这样的提问方式缺少思考的成分,暴露出了一种封闭型的,非反思型的教育心态。
探究是什么意思?词典上是这么定义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就定义而言,探究者的身份似乎可以无所不容,可以是科学家,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医生、教师,乃至可以是农民或者牙牙学语的孩子。袁隆平是个地道的农民,有了探究精神,就成了杂交水稻之父。步履蹒跚的孩子拿起玩具不是敲就是用嘴啃,他也在探究玩具的用法。传统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医治病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根据自己的判断然后给出处方并适时做出调整治疗方案。如今的医生医术不如从前,主要是太依赖高科技治疗仪了,B超一下,就明了原因,CT一下,就知道结果,然后就能给出药方。如此简单的治疗过程,缺少了一个自我探究分析的环节,其专业技术固然得不到提高。
如此看来,同属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若能有一点探究的愿望和习惯,大可不必为“医生越老越吃香,教师越老越没人要”这话犯愁的。再说学会探究也不是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小孩子有好奇心去做这个事情,我们也可以有。归根到底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目前,“有效课堂”的呼声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因缺失这一理念造成了课堂低效或无效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若也能借助高科技仪器辅助我们的教学(自然不是电教媒体之类,而是能够介入教育的本质,能够诊断分析出具报告的仪器),根据仪器的诊断开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案,教育界恐怕不会忧心忡忡地提出“优质高效”的口号了。医生坐诊40分钟,可以源源不断地开具处方,中间似乎很少有静下心来探究一番的场景,或许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探究,因为他们的高效主要有B超、CT、心脑电图在作坚强后盾。
在没有科技力量支撑起教育的时候,或者永远不可能用仪器承担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时,我们只能靠大脑分析教育现象——发现问题——寻找根源——促使学生的成长。面对问题,要探究,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王晓春老师用点评100个教育案例的实例证明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探究”这一科学要素。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智慧
- 教师
- 思考
- 医生
- docx
- 学生
- 教育
- 仪器
- 问题
- 探究
- 读书
- 心得
- 现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