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兰苑小学 谭爱嫦 《雨点儿》第二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12、雨点儿
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金兰苑小学谭爱嫦
-
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继《阳光》后的又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课文,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情感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
-
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多月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孩子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表演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2、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我认为还应该增加:理解“数不清、飘落”词语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
1、在自由读、分角色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2、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
3、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
2、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3、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朗读。
教学难点是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
教学过程:
-
一、播放歌曲,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唱唱吧。刚才听《小雨沙沙》这首歌,小朋友你们知道歌里面唱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学习12课、雨点儿。出示课题,读课题。
-
二、复习生字
经过刚才雨点儿的滋润,地里长出了一个个草莓,你们想不想吃草莓,那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摘草莓吧,你们读出草莓上的字,老师去摘下来放进篮子里。
小朋友已经认识生字宝宝了,那他们回到课文里,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边听边想,课文有几段话?
-
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有几段话?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次课文。
出示课件,欣赏全文。
出示下一张PPT,让学生观察课件。叫学生数数,看能不能数得清有多少雨点儿。
我们先一起读一读第一段话吧,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数不清”:多得数不了。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吗?
理解“飘落”:飘着落下来。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吗?拿出鸡毛、纸片演示,来理解飘落的含义。体会慢、轻的感受。自己读读这个词。一起读读这一句话。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他们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
(二)、学习二~四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105页,读一读第二~四自然段。自己轻轻地读,要特别注意圈出来的生字宝宝,要把每一个的字音读准哦。
2、听大小雨点的对话。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些什么?教师范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小朋友可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哦。
(1)、大雨点儿在问什么?回答后,
指名读。评价。(朗读指导)齐读。大家一起问问老师。学生问:你要到哪里去?老师答: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2)、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
“你呢”是什么意思?
齐读小雨点儿说的话。
(3)、大雨点儿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齐读。
3、表演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雨点儿带我们去了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淅沥沥、淅沥沥,小雨点来到了那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然后告诉老师。
(1)小雨点儿到了哪里?
(2)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3)这里更美了,是谁的功劳?
(4)你能把这句话美美的读一读吗?
同桌读,指名读,分男女读。
2、大雨点儿到的地方
(1)出示课件,这里的土地为什么裂开了,这是一片沙漠,这里小草很少,非常的荒凉。没有花朵、没有小动物的陪伴,为什么呢?
(2)经过大雨点的帮忙,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这里变漂亮了。谁能来读读这句话?
该怎么读?(朗读指导)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段。
-
四、拓展阅读
小雨点进入了资料城,我们去看看它还去了哪些地方?(阅读《顽皮的小雨点》《雨的形成》《雨天的歌》《星孩子》《风与太阳》(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
-
五、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我相信还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我们的雨点朋友。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还会到哪里去?到了那里,那里变得怎样了,假如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雨点儿还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的花 ,草 。
雨点儿还来到了森林里,森林里的花 ,草 。
雨点儿还来到了 , , 。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在理解“数不清”这个词语时,我运用了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雨点儿,然后我问哪些东西也是多得数不了的,从而学生就很自然地理解“数不清”。另外,我采用纸片飘落到地上,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飘落”。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词语。
2、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第二——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一句话,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
3、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在本课教学中,我问:“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还会到哪里去?到了那里,那里变得怎样了?”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有学生说道:“雨点儿还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的树长高了,苹果成熟了。”也有学生说道:“雨点儿还来到田野里,田野里的禾苗长大了。”
本课教学中,我仍然存在不足:
1.在教学第二——四自然段中,读的形式较多,但缺少指导朗读,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读出“疑问句的疑问语气”。
2.可以在课文中挖掘语言训练点,如:第一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又如第五自然段“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这里也可以指导学生说一说“……更……更……”
3.在拓展训练中,应该创设一个情景,配上一些图片,给学生一个支架,先说话,再写话。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扩大了。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阅读
- 老师
- 课时
- 朗读
- 雨点儿
- 点儿
- 课题
- 金兰
- 第二
- 小雨
- 理解
- 飘落
- 课文
- 小学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