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你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季羡林的资料,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8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2、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标自然段序号,画生字词,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读音 。( 多音字、易错音: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 嗯)

    3、检查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词语:

    查字典理解:贯通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文中指《水浒传》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
      一百单八将:单,一个。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5、自由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季老先生鼓励要多看课外书;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要想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三、讨论

         讨论: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反馈:

     ①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听来如临其境。
      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与我们《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的古诗文背诵不谋而合。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四、谈感受

     

    相信你学完课文后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吧?

    五、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鼓励多读课外书

    三个贯通

    注重积累

     

     

     

     

     

    • 标签:
    • 苗苗
    • 要求
    • 理解
    • 文理
    • 提出
    • 朗读课文
    • 正课
    • 闲书
    • 贯通
    • 古今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