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爱是教育的源泉。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关爱,而每个班又都有一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对象:那些在学习上落后,在行为表现上过错较多的学生。他们时时在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意志以及智慧。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唯有师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任何高超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爱。

    当班主任第三年时,班里来了一个特殊学生,一个复读生。他的前班主任告诉我,这是个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差,攻击性很强,常常惹是生非,是一个让老师头疼,同学嫌弃的学生。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在开始就镇住他,让他知道我这个班主任也不一般,否则以后会越来越难管理。果然,这个孩子的特殊名不虚传。上课,他情绪低落,对学习毫无兴趣;下课,他胡打乱闹,和同学一言不合就挥起了拳头。短短几天就屡屡犯错,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我找他谈话、批评都无济于事,真让人头疼。

    这一天,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铲雪,他又和同学打架了。班干部把他带到我面前,他把头埋到胸前一副任我处置的样子。我想看到他究竟是什么表情,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心理,于是我伸手抬起他的下巴,我看到的是一双戒备的眼睛,一张抿得紧紧的嘴巴,两只紧握的拳头。这是一副仇恨的姿态,这是一种随时准备还击的状态。看样子,以前的方法不能再用了。我在脑子里快速寻找教育他的“妙招”,一阵寒风吹来,他瑟缩了一下。忽然,我发现他的衣服是那么单薄、破旧,衣袖破得早已不及手腕,手背上冻裂的一道道口子在渗血。我的心一下缩紧了。天哪!这个孩子,他有着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啊!我竟然没有及早发现这种状况,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竟然对他的家庭状况毫不知情。一时间,自责与愧疚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心疼地摸摸孩子的手背,往下拉拉他的衣袖,轻轻地问了一声:“冷吗?”孩子摇摇头。我看看他,想要再说什么时,却发现他正努力抑制满眼的泪水。我战栗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这样一句简单的关心就感动了他,原来这是一个缺失爱的孩子啊!

    我开始着手调查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原来他的妈妈是个精神病患者,无法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父亲为了谋生常年在外,只给他留下刚够填饱肚子的钱。他没有别的亲人,一个11岁的孩子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这样的生活状况我们能企求他有多么优秀吗?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关爱和温暖啊!我立刻发动同学给他捐钱捐物,在生活上资助他,学习上帮助他,让同学们邀请他参与大家的游戏活动,让他尽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孩子渐渐地有了改变,他的眼神里有了温情,他开始在我的课上写作业了,在我面前乖巧了许多。我不禁窃喜!可是好景不长,有一次我出去学习两天后,回来又听到了大家的告状声,同学们说我不在的时候,他把教室弄成了战场,乱砸桌椅、乱发脾气。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坏习惯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掉的啊!什么原因呢?大家说谁也没招惹他。特殊的家庭造就了他特殊的心理和性格。怎么办?思考后我决定冷处理,不理他!等着我严肃处理的他什么都没有等到,没有批评,没有谈话,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他急了!他无法忍受老师的漠视,于是主动找我认错并表决心再不惹是生非。我微笑着和他拉钩,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及时认错。从此他开始努力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认真听课,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努力控制自己不发脾气。我也努力寻找并放大他的优点激励表扬,让他重新对自己树立信心,彻底告别以前的状态。我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天资聪颖。他的作文错别字虽多但行文流畅,构思独特。于是我常常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讲评。同学们开始崇拜他,他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学习上的成就感让他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也越来越努力了。课下,我经常找时间与他谈心,把他带到自己家吃饭,教他学习洗衣缝补,尽可能地给他母爱般的关怀和温暖。为了让他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我又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上的快乐,老师的关爱,同学的接纳弥补了他情感上的缺失。渐渐地,这个孩子彻底变了,他不再打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其他恶习也逐步消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学生真正的关爱,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特殊家庭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特征,可是他们过于偏激的行为恰恰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此时教师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见到成效。当他因习惯而不自觉地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假装漠视会让他害怕失去老师的关爱,心里的不安会让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不能再犯之前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真是一种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给缺少关爱的孩子送去一缕阳光,这一缕纤细的阳光,会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 标签:
    • 留守儿童
    • 身体攻击行为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抑郁问题
    • 焦虑问题
    • 学习态度问题
    • 家庭成员生理疾病
    • 同伴接纳被拒绝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