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心得 |
返回 |
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 王春红 |
|
现代化课堂教学结构则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构成,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现代教学模式应该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其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着重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结合。其整合的一个中心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两个基本点便是:资源的支持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而这些认识则是通过我的几堂试验课总结出来的。 当时专家对此的点评是 : 虽然当时对专家的所谓点评并不是很了解,但现在回顾一下,却为我以后每堂网络课提供了必要而又关键的引导和借鉴。 也许是第一次上得太失败,也许是第一次给我的启发和教训太多。第一堂课上过之后,我想了很多,否定过自己很多次。对于我这样一个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是否会成为“夹生米”——既没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做铺垫,又不能领悟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在我矛盾的时侯,恰好校长找我谈了一次话。和高人对话,会提高自己的认识与境界。校长对我的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我说:我要先把你们扔进水里,进行尝试,你们要在摸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不会游泳也无妨,我们会在岸上保护的。这次谈话为我勇敢地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尝试增加了信心。 在《海伦凯勒》的教学设计上,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学生的参与上、资料的提供和分析上较为详细,问题的设计上较为用心,使整堂课环节紧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专家何教授的点评: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明白这些含义了。 三、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这一新的要素介入,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首先,改变的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 也就是说,原有的只靠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已经受到挑战。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教育者。可以说,教育者自身的调整和改变,是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本身变革的关键所在。所谓“建网建库建队伍”这一资源整合模式中,队伍才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有可能使资源整合的各个环节得以优化,使课程整合的过程真正活起来。 其次,过程整合是途径。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导学方案,进入学习过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登录注册、进入网页或上网查询),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bbs、netmeetting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在专题网站的学习加深对课程知识理解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或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 第三,能力整合是目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现在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以后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如此说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种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应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也应该包括教育者)逐步达到这样三个层次的能力目标: 第一层次:有一种强烈的凭借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意识; 如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则功莫大焉。 以上便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点浅显的、阶段性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