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心得
返回
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 王春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实践和探究,已拉开帷幕。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与时俱进,在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整合,并幸运地成为由北师大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跨越式教学的实试验学校,而我则有幸成为第一批参与试验的教师,颇有感触。
 
一、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作为一名初登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我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并无“根深蒂固”的领悟,对新课改理念下要求的教学思路,也并非“轻车熟路”。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包括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认识。然而,经过几次网络教学课的尝试,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认识也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最初的认识只是将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工具。传统教学结构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它的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师生的主导和主体地位无法真正实现,媒体只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

 现代化课堂教学结构则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构成,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现代教学模式应该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其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着重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结合。其整合的一个中心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两个基本点便是:资源的支持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而这些认识则是通过我的几堂试验课总结出来的。

二、 我与“网络教学课”的几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尝试是《马说》的文言文教学。
  当时,在完成教学设计时,完全按照林君芬老师的模式要求进行教案书写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学的内容与网络资源的内容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原本的想法和设计思路是:以文本为核心,链接相关的阅读内容,由“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对人才这一话题的讨论,给出网上材料,让学生谈看法。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涉及过多,于是在拓展阅读和自由畅谈的环节上就略显匆忙,甚至准备的材料没用上。这堂课上得是一蹋糊涂。

  当时专家对此的点评是 :
  学生的认知参与度低,对材料的分析、加工、提炼只停滞在表面复述上,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的体现;教师应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与技能,做好教学设计与反思。

  虽然当时对专家的所谓点评并不是很了解,但现在回顾一下,却为我以后每堂网络课提供了必要而又关键的引导和借鉴。

  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

  第二次尝试的是《海伦凯勒》

  也许是第一次上得太失败,也许是第一次给我的启发和教训太多。第一堂课上过之后,我想了很多,否定过自己很多次。对于我这样一个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是否会成为“夹生米”——既没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做铺垫,又不能领悟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在我矛盾的时侯,恰好校长找我谈了一次话。和高人对话,会提高自己的认识与境界。校长对我的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我说:我要先把你们扔进水里,进行尝试,你们要在摸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不会游泳也无妨,我们会在岸上保护的。这次谈话为我勇敢地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尝试增加了信心。

  在《海伦凯勒》的教学设计上,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学生的参与上、资料的提供和分析上较为详细,问题的设计上较为用心,使整堂课环节紧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专家何教授的点评:
  提出了整合的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授课的一些注意事项,什么样的课适合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开展,学科优化的体现,网络课的五个特点及网络课是否与中考矛盾等实际问题。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明白这些含义了。

  以后,又分别上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梦游醉翁亭》、《话题作文指导》等,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三、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这一新的要素介入,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首先,改变的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

  也就是说,原有的只靠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已经受到挑战。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教育者。可以说,教育者自身的调整和改变,是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本身变革的关键所在。所谓“建网建库建队伍”这一资源整合模式中,队伍才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有可能使资源整合的各个环节得以优化,使课程整合的过程真正活起来。

  其次,过程整合是途径。

  “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教与学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
  过程整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包含课程整合策略在内的活动过程,而学生“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融入了课程整合目的在内的活动过程;另一方面,“课程整合”(或“被整合了的课程”)应该是一个载体,它既承担着实现学习者获取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的任务,又承担着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运用能力(凭借信息技术来进行学科知识探究的能力)的双重任务。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分别是: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导学方案,进入学习过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登录注册、进入网页或上网查询),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bbs、netmeetting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在专题网站的学习加深对课程知识理解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或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

  第三,能力整合是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不例外。“能力整合” 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整合”和“过程整合”这种课程整合的形式,更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断进行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现在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以后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如此说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种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应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也应该包括教育者)逐步达到这样三个层次的能力目标:

  第一层次:有一种强烈的凭借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意识;
  第二层次:有较好的凭借信息技术实现对单一学科课程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三层次:有一定的凭借信息技术实现对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能力。

  如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则功莫大焉。

  以上便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点浅显的、阶段性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