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俗
1、成丁礼:
藏族女子至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这天家长要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卫藏地区的幼女都梳一条辫子,成年后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表示到了成婚年龄),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后摆宴招待亲友来宾。成丁礼之后,姑娘就可心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行婚嫁之事。
2、婚俗: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西藏在民主改革前经济落后,为防止财产分散,曾存在过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婚姻现象。一夫多妻制的情况多发生在上层家庭,即领主、土司通过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严禁僧人娶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朗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至女方爱迎亲,新娘由亲戚女伴陪送。男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茶新娘下马踏用,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富足。新娘下马后,由送亲人在每个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对村邻的感谢。新娘进门前,男方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麦子,据说可祛魔除邪。入室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爱情真挚纯洁。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讨求吉样。继而由主婚人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尽歌酣舞。新人床上铺一洁白毡子,上用青稞、小麦画上吉祥图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后返回,有的地方新娘要数月后才到男家,开始夫妻生活。
3、名字:
藏族名字有名无姓,一般有男女性别之分,通常是两字或四字。名字多取自佛教经典,故重名的人较多,但可在名字前加上大、小、本人的特征、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职业等以示区分。
婴儿出生后,父母请喇嘛为之行命名礼。喇嘛取名多源于佛经,并且选的是含有美与福的字眼,如扎西彭措(扎西意为吉祥,彭措意为长寿)、晋美才仁(晋美意为无畏,才仁意为长寿),等等。
4、丧葬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复合葬等六种。
(1)
塔葬
藏族的最高葬仪。享受这种葬礼的仅限于达赖、班禅或其他大活佛。大活佛圆寂后,遗体用各种名贵药材及香料反复脱水,干后用绸麻包裹,装入灵塔内永久保存。灵塔分金、银、铜、木、泥几种,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达赖、班禅圆寂后要建金灵塔,而甘丹赤巴只能建银灵塔。灵塔存放在各寺院里。
(2)
火葬
仅次于塔葬的高级葬仪,只限于活佛和大喇嘛,其他死者不得享受此种葬礼。火葬时将遗体捆成坐姿并固定于木架柴堆上,由喇嘛念经超度死者灵魂,同时在柴堆上洒油点火。焚尸完毕,将骨灰带到高山之巅顺砚播撒,或撒在江河之中。新都桥一带礼葬火葬为圣葬,葬式很特别。人死后由几位长者擦洗尸身,把四肢交叉又叠起,五官中塞入酥油,然后用白布将尸体缠裹,死者头部画上卐符号,左胸画6个星星、9支弓箭、1条鱼、1个牛头。再把尸体置于堂屋地板上,请喇嘛念3天经。火葬时给死者准备五谷和糖类一起火化。另外还要准备161根小木棍、39个麦面小饼和39个酥油包,用作烧祭神灵和饿鬼。
(3)
天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