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教学内容概述: 1.课文简介:《羚羊木雕》是人教课标版 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课文 2.课时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安排两课时。 3.文章内容:本文讲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现后,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该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 4.设计思路:本文在主题方面、写作技法方面、构思方面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以上思想,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本篇课文的教学计划。 同时,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也是在跨越式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创新的尝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初一年级网络班的学生,接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已经三个月了,基本熟悉此种教学模式,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打写速度差异较大。经过三个月的语文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学习热情高,表现欲望强。 三、教学资源与工具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 把握主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来进一步学习本文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学习记叙文中的倒叙、插叙。 ②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更多有益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课文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同学们,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事时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因而可能会与父母产生一些意见分歧,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谁愿意讲讲自己的经历? 教师引导: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意见的分歧总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何解决类似的事情,学习完《羚羊木雕》之后,大家一定会有所得.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教师活动:安排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①文章为什么以“羚羊木雕”作为题目? ②全文围绕着“羚羊木雕”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活动: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概括 3.教师活动: 提问:在叙述顺序的安排上,作者是否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进行安
排?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思考、回答问题
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倒叙、插叙的知识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倒叙、插叙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三)深入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1.教师活动: 布置讨论问题:结合全文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学生活动:速读课文,准备发言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交流 学生活动:两人一组进行交流 3.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发言,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题 学生活动:发言讨论,获得有益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从而获得有益启示。 (四)拓展阅读:(文章见附件) 1.教师活动:提出阅读要求拓展阅读的要求是:运用今天课内所学为文章中的人物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来帮帮你”) 2.学生活动:学生浏览网页进行阅读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阅读,巩固学生关于倒叙、插叙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延伸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获得有益启示。 (五)打写感受: 1.教师活动:布置打写题目 2.学生活动:根据理解进行打写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本文得出解决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方法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引导学生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学习本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领悟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架起了一座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之桥,这节课我们将要寻找一条路,一条通向语言描写的写作之路。 (二)品味揣摩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1.教师活动: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①课文描写人物用了哪些方法? ②你认为描写最成功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学生活动: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概括 3.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重点研讨课文27—37自然段,学习描写 人物语言的方法技巧 学生活动: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 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总结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 学生活动: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总结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问题,总结方法。 (三)拓展阅读: 1.教师活动:提供阅读段落 2.学生活动:浏览网页,阅读文段 (四)写作练习: 1.教师活动:提供写作练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打写练习 2.教师活动:平台阅读学生作品,选择点评范文 3.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练习,熟悉运用学习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1.教师活动:启发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2.学生活动:总结收获 设计意图:强化本节课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