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整合的试验课

 

学科“四结合”子课题组

河北省秦皇岛市民办龙腾学校

 

【摘 要】 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组的原意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识字、阅读、写作结合起来,以此为计算机技术与各个学科整合的起点,进行试验。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开展教学信息化的工作。学科“四结合”实际上就是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语文“四结合”教育改革试验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似乎整合是一对一的。本文以《马踏飞燕》多学科整合课为例,论述了学科整合的一种新的动向。

 

【关键词】 学科整合  课程  信息化  四结合

 

1 引言                                

      我们的学科分科课程使学生学到的是一些缺乏内在联系布局的片面的知识。知识和知识之间是断裂的。限制了学生的联想空间,从而本来可以通过联想扩大知识的运用范围和实践的机会,也被大大的缩小和丢失了。利用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使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获取有关新知识的信息反馈,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方法。由于是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主动的靠近新知识,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的“同化”和“顺应”会进行的更容易些。这种学科之间的沟通,方便的使学生在不离开学校、甚至是教室的条件下,随时随地的获取实践机会。很容易的把原来那些片面的知识立体化,形成一个有活力的,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网状认知结构。这样一个认知结构有融会贯通的知识资源,又有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机敏灵活的信息通道,比起只注意孤立知识的占有,片面强调学科系统的学习,其创新优势就非常明显了。龙腾学校今年在小学部做了初步的尝试。

  2 教学设计

  2.1选题和目标分析

既然是准备做一节综合多门学科的整合课程,就要找一个题材涉及面广阔,主题鲜明的课, 作为设计对象。小学五年级语文《马踏飞燕》一课与历史、地理、美术、算术、自然都有联系,有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空间。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有用计算机作文的经历。有了一些操作系统和字处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始终还没接触过网络,不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通过这次活动课程,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素养。为今后改变教学结构准备点铺垫。其次是当前学校的分科教学,使学生的知识呈线性的发展,分块割裂,拉大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比如,他们就不知道刚刚学过的《草船接箭》是与《马踏飞燕》的制作时间几乎同时的。这次活动课程综合了语文、算术、社会、自然、美术和信息技术,给学生一个结合各学科进行学习和应用学得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供更多的学习策略。由于内容太多,设计成将多个学科综合在一起的活动课程。目的是利用一个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编制起来,加深和扩大对原知识点的理解,使相关的知识串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1〕促进在学习过程的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它是生活的准备,同时又照顾到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当前,如果每个学期能有一至两次类似的活动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从一门门孤立的学科中走出来,跳出班级教室里,投入生活和知识的海洋嬉戏一翻,将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马踏飞燕》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马踏飞燕》这一课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使这一主题成为学生关心和期待的内容,还得从与主题相关又和学生生活贴近的焦点入手。即找到那个“最邻近发展区”。 《马踏飞燕》是个考古项目。什么考古项目和学生的生活居住地区有联系呢?“北京猿人”头骨!1941125日,有人策划从北京的协和医学院将“北京猿人”头骨装箱,运往秦皇岛,再由美国威尔逊号舰艇接着从秦皇岛送到美国保存,以免遭到日本的洗劫。正巧128号,珍珠港事变,美国的舰艇没能按时抵达,装箱的“北京猿人”头骨,却已运出。接、送双方接头落空。战乱中,这批宝物丢失了!“北京猿人”头骨太珍贵、太有名了。它有可能在学生居住的家乡丢失。也许有那么一天,不留神拣到了一块化石,它就是“北京猿人”头骨!为了不让这个机遇从手边溜掉,真得把“北京猿人”头骨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就这样学生被进入到一个考古的情境。他们从自己的计算机里,认真的查阅老师从网上给他们下载的文图并茂的“北京猿人”的网页,编织着一个完整的,从“北京猿人”的发现到丢失的故事。从网页上,他们知道了安特生如何从中药铺的龙骨找到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地;裴文中、贾兰坡这两位卓越的科学家找到“北京猿人”头骨的戏剧性过程;以及步达生抱着“北京猿人”头骨死在试验室的敬业精神等等。在悬念、钦佩、自豪的情感交融中轻松的感受着网页的魅力和寻找“北京猿人”头骨的诱惑。接着老师发布消息:在山海关附近发现了龙骨,是刻着字的龙骨。在展示甲骨文的照片时,学生们争相猜测甲骨上的字义。老师说,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是河南安阳)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甲骨骨片,合计约有4500个字。只有一些专家能辨认大约1500个。下面介绍王懿荣等是怎么发现和辨认甲骨文以及甲骨文的科学价值。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要不失时机的提出:今天介绍的考古学发现都是由于龙骨引起的。是不是所有的考古发现都是跟龙骨有关呢。《马踏飞燕》这个考古项目也和龙骨有关吗?用这个问题刺激学生对原来不感兴趣的“马踏飞燕”的探索欲望。这是第一节课

    第二节第三节由计算机教师主持

    当学生被带入一个考古探秘的情境以后,对《马踏飞燕》是在怎么一种机遇下发现的,由谁发现的,以及围绕着《马踏飞燕》还有什么更有趣的故事,都成了学生们憧憬、渴望的目标。他们的热切期待和浓厚兴趣,成了下一步学习(探索)的最强劲的动力。当天就由计算机老师带学生上网。课上不必给学生讲什么上网的知识。演示一下IE调出YAHOO搜索器,检索到《马踏飞燕》相关网页就可以了。下面的事,尽管让学生去做好了。你可以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会全心全意投入。你更不必顾虑他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在兴趣的驱动下,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而在整个班级的群体都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孜孜以求的时候。肯定出现一些早发现和新发现的闪光点。他们对那些遭遇麻烦,陷入困境的同学会是极大的吸引。比如一个孩子的屏幕上出现了雷台的照片,说那下面就是出土《马踏飞燕》的汉墓。又比如另一个孩子找到了《马踏飞燕》的纪念邮票,那里记载着《马踏飞燕》一词的来源。……立刻这些发光的地方被团团围住。协作、会话很快在这里开始了。过一会又纷纷散开,各自去解各自的围、开拓更大范围的探索。也许有人会问,如此这般的直接操作,学生们能学到应当学到知识吗?像浏览器是什么?什么叫URL等等。不用担心,只要保持住兴趣,在不断的继续操作过程中,通过思考与协作,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那些不在学习计划之内的知识也能学习到手。其实传统教学以教为主,老师掰开了揉碎了的给学生讲解知识。很难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是找老师。因为是老师给他讲的。如果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是他自己找来的麻烦,还是自己的梦自己圆为妙。这里注意力是不太容易分散的。教师更不要怕学生遭遇困难。要让学生多陷入窘境。还有,要多给学生点时间,宽松点。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以后。时常觉得课堂上有问有答,一来一往,井然有序。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活动空间很小很小。如果说传统教学是教师背着学生走,正在改革的教学又有点像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最好是在兴趣与需要的驱使下让学生自己走。

    第二节课 学生学会了上网,检索资料、扩大了有关《马踏飞燕》的知识。其中产生了大约三类问题。㈠、史实类的,《马踏飞燕》墓主是谁,他的官职是什么。为什么要铸造《马踏飞燕》。《马踏飞燕》的铸造者是怎样铸造《马踏飞燕》的……㈡、争议类的,铜奔马到底应当怎样称呼。㈢、评价类的,《马踏飞燕》有什么价值。考古工作的意义。下课前教师要明确这些问题。留待下一节可解决。

    第三节课由教师筛选40个《马踏飞燕》的网页,要求学生就自己有兴趣的问题从中搜集资料。在这期间学生的差异表现出来了。史料详实的程度,争议的倾向偏颇及评价的着眼点,都带着的个性色彩显露头角。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争辩。制造一种热烈的气氛,在兴奋中维持兴趣对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在努力维护自己的立场时,入手学习加工信息。

   《马踏飞燕》飞的太累了。换一个更贴近生活,更体贴情绪的玩儿法。第四节课发给每个同学一张问卷。内容是:出土《马踏飞燕》的武威离我们山海关有多远?如果我们要去那里亲眼看一看,乘火车要走多少小时?最快的火车票的票价,硬座多少钱?软座多少钱?卧铺多少钱?出土《马踏飞燕》的汉墓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大约有多少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状况吗?(学生刚刚学完《草船借箭》一课)。这节课由计算机教师、数学教师和社会教师共同参与。上课后,由计算机教师指导学生将一张中国地图复制到《几何画板》平台。(复制练习)在分别用画点工具在山海关和武威两处点两个点。连接两点画直线。用度量命令度量距离(cm)。再用同样方法度量中国地图的500公里比例尺(cm)。(几何画板的应用)。用计算机的计算器算出山海关到武威的直线距离(本学期刚学完比例、比例尺的知识,数学教师可适当提示)。接着学生调出中国北方铁路图,查找由山海关到武威的铁路路线(社会教师可适当提示)再调出列车时刻表。计算去武威的票价和所须时间。学生边操作边填写问卷。最后社会教师 指导学生用《几何画板》以像素为单位,绘制中国历史朝代年表,计算出《马踏飞燕》出土的年代与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多么久远。问学生《赤壁之战》发生在哪年?让学生知道《马踏飞燕》的铸造时间大约和《赤壁之战》发生的年代相当。当时中原社会混乱,武威大约是马腾、马超父子活动的范围。下课学生把问卷整理好交给班主任,作为考察综合素质的参考。这节课可谓是各学科的一场大规模的整合。设计的目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改换学习情趣,消除学习的疲倦,还有,就是在整合中学习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同时也是运用其它学科知识促进网状认知结构的形成,克服知识分块割裂的现状。相信通过整合实现知识的外化,可以是优化教学重要手段。

《马踏飞燕》是一个精湛的艺术作品,做一节美术欣赏课,增加一点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又能提高学生对《马踏飞燕》的评价水平。第五节就这样安排了。上课后教师用PowerPoint演示商、周、秦、汉的青铜器,边演边讲。这些图片同样可以在学生机演示。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反复观赏。然后挑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出评价青铜器的标准之一是历史。历史年代越久远就越难保存,就越稀少。出土的器物越稀少就越能证实历史和补充历史。接着,从问《马踏飞燕》是怎么铸造出来的开始,配合FLASH绘制的动画演示。逐步创设油蜡雕朔造型→被泥制模→加热烘干→熔蜡成范→浇铸青铜各个步骤,弄清复杂工艺。再就《马踏飞燕》的平衡设计的巧妙,说明制作之精湛是《马踏飞燕》及青铜器评价的标准之二。然后学生从自己的计算机调出几张现代仿制的不同风格的《马踏飞燕》及《马踏飞燕》原作照片,观赏评价。尽管表现手法各异,都能令人产生美感。美是评价青铜器及其他艺术品的第三个标准。

    在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马踏飞燕》知识以后。让他们组织查书和访谈。进一步系统的充实掌握的资料,准备就现存的问题开展讨论。在第六节课上,教师宣布下一节课进行《马踏飞燕》的讨论。除了原来的问题,还要求同学们复制下网页的精彩文字与课文相对照,学习高超的文笔。最好自己能创作一段《马踏飞燕》的图片说明,让大家欣赏。作为讨论的依据。每个学生做一篇文档,它包括文字、照片等等。这是一个由学生整理学习所得,分析资料内容,创造新的思路以及编辑组织素材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论点得到认可,文档编的漂亮。每个人都在课堂上积极的活动着 。他们相互商讨,请教帮助。教师也往往被拉去参与。热闹非凡。由于材料的繁多,学生们大多是围绕着一两个问题工作着。教师在下课前,按问题分类,指定几个各方面表现中等的学生,担任问题召集人的角色。课后,再由这几个人召集分组,综合组内同学的文档,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东西。推选一个发言人。代表大家发言。同时也不排斥个人准备的文档在讨论时提出。

第七节课的前十分钟,介绍《马踏飞燕》的发现和武威汉墓的现状。配以相关的幻灯片。然后是精彩文字展示(包括个人作品)。用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进行讨论。《马踏飞燕》的评价早有定论,很快就可以结束。重点是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过去一贯是“真理”只有一个,一切唯老师是听,唯书本是听。今天的“真理”需要大家分辩、探索。老师和书本也没了答案。通过这次讨论开个头。培养学生反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精神。

2.3活动课的评价

在做这一组课的时候没有考虑试验设计。原因是一次课出不来足够的试验数据。要等这种课有了比较稳定的结构以后,有了数据的再现统计,也许更为切实。另外这类课的评价标准还很少见。全面的评价几乎无从入手。有这么一段话,或许权且作为评价的参考:“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3〕 四月,《马踏飞燕》活动课进行完毕,与原设计出入很大。有两节课(美术、算术、社会综合课)根本没来的及上。其中主客观因素都有。因为与本文关系不大,留待以后检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积极热情是前所未有的,由于课堂的形式活泼,问题也提的特别多。这么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引起了学生是极大兴趣。在浏览页面的时候,一面学会复制图片粘贴到自己的文档上,一面又通过《金山词霸》查证不懂的词字。好象突然发现,原来计算机有这么大的用途。虽然有那两节综合课没有上,教师还是在部分学生中演示和渗透过树立时空观念的思想。学生们开始知道查找不同教科书的资料。最后一节的讨论课 ,热烈程度出乎想象,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也超出预料,像《马踏飞燕》是郭沫若认定的,学生敢于有根有据予以推翻,置疑权威;网上的一则国家旅游局广告说“马踏飞燕”与“长城”齐名。学生们反对这种说法,说来说去,没有有力论据否定人家旅游局的广告。最后有一个小同学一语惊人。她说,“长城”和“马踏飞燕”对外国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名的、值得参观的旅游项目。说齐名不算不对。但是不能把它们放到一块比较。因为“长城”和“马踏飞燕”不是同一类事物。看来,真的是“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了。

  3、整合的涵义

        《马踏飞燕》多学科整合课加深了对整合的含义的体会

3.1广义的“整合和“四结合”的整合 

“整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而在19世纪开始萌动的,100多年来,人们创建了不少的整合课程的类型,其中主要有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科际课程和活动课程等’4〕 从历史上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初只停留在笼统直观、主观猜测的阶段。各种知识都包罗在统一的哲学之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是分散的和混杂的,它们既不成体系,也没有区分的界限。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工业社会的萌芽,到了16世纪以后,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探索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知识量日益扩大,必须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系统的分类,使之专业化,朝纵深发展。开始把知识分解为各个领域。进而成为一门门独立的学科。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学科课程的出现。经过两个多世纪,学科课程让人感到有割裂知识的弊端,产生了整合的思想。整合的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整合课程实质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5〕它和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有差异,也有共同点。“四结合”的整合目的是通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的教学结构,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其中也包含着克服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内容。

3.2学科“四结合”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和超文本的快速检索浏览优势以后,学生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在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可望奔涌出以往不可能写出的生动、流畅、睿智、深情而又极具品位语言。那种“深、透、细”的讲法,用语法学、修辞学、写作学等作“解剖工具”,把一篇生动的课文肢解成为一堆语法拼盘,以及那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程式化的分析,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下去。就连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会因使用人知码和相应的计算机拼字游戏课件等信息技术,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但是,这不等于语文教学的全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首先是现行的课本的编法以讲授发为基础,把知识原原本本的告诉学生。“这种课本的编法,不能帮助学生获得求知的本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7〕加之知识陈旧,有些内容与时尚相左,随着时代潮流涌现的新思想以及反映这种新思想的新词语、新用法、新样式等等又没有及时的纳入课程。尤其网络的出现,使属于语文课范围内的‘写’、‘读’大大改观。超文本网页的制作,从本质上改变了‘写’和‘读’的思想、内容和方式。摆脱了原来读写文本的线性羁绊,连思维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这是语文课面临的一场革命。它要比白话文对文言文的冲击意义更深刻。语文课程在急剧的震荡面前泰然自若,像是淌漾在两千年的封建年代,迈着四方步,怡然自得。所以,整合还要担负着补充新内容和改变原编选材、思路的任务。其次就是学科教学。前面提到,学科教学是科学分科,在教育上的反应。为了克服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曾企图通过整合解决问题。产生过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提法。但,学科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所谓“横断科学”,接着多种多样交叉学科(边缘学科)、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一门学科时常满足不了对一个客体研究的需要了。必需有几门学科同时参与,于是就形成了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创出新的学科。一时之间,成了支撑人类现代生活,推动科技进步的中坚角色。传统学科纷纷退居二线,黯然失色。甚至说21世纪是基因世纪,是纳米世纪。有些前沿学科,像分形几何已经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的思维、分形艺术.16世纪后,适应当时的学科分科,产生了学科的分科教学。今天,学科的相互渗透也必然反应到教育教学中来。所以有人说:“循着课程演变 的历史逻辑,针对现有‘学科’课程的根本缺陷,我们必须超越‘学科’课程,构建新的‘整合’课程。……整合价值观念涵括工具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合,身心发展的整合,认知、情意与道德的整合,以及文化发展与儿童发展的整合”7〕

  4、结论

     把学科整合放到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信息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既是与资源经济相对应的概念,也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的特点是,不直接依赖与资源、资本及其数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即是结束了消耗濒危资源的历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时代。伴随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现,教育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新知识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教学不知何以应对。知识成倍增加,教育时间并未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使得教学难上加。尤其是信息化社会到来之后,这个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教学必须改革和创新,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8〕知识成倍增加,教育时间并未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愈来愈高的矛盾实质上是与学科的变化相通的,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相通的。这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学科课程的整合实际上是对这种挑战的应战。只有把学科整合放到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学科整合才能在更深的层次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2〕〔3〕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8/infor-course.htm2000年)

4〕〔5〕〔7〕黄南全:面向21世纪的课程现代化;背景、路向和行动(2000年)

6〕陈侠:课程改革的辩证法 《课程。教材。教法》19853

8〕湖北教科所 李德 曾伟 :《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p72000年出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