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广东省深圳市福华小学 程丹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明确写作方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对网络下的学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学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阅读。
2、学生能够自主识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3、大多数学生乐于体验实践,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课室。
2、小学四年级下册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4、网络支持:http://10.33.52.3
四、教学思路介绍
本课时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概括
小标题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
景。”明确文章的写作方法是由分到总的写法。
五、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揭示新课。
资源准备:图片
1、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2、你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3、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4、过渡: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地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在头脑中对乡下人家有初步印象。
(二)自主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资源准备:出示生字、生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词,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对于“装饰、朴素、照例、和谐”等词要作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了解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资源准备:http://10.33.52.3留言板、ppt课件
1、齐读课文,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整体感受?
2、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理解:“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
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4、乡下人家到底拥有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课文哪里进行了描述?(课文第1——6自然段)
5、总结写法:由课文可以看出,全文采用由分到总的写法。
6、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7、在留言板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场景内容。(不局限一种答案)
8、全班交流,并整理出板书。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9、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10、小结
《乡下人家》以细腻、流畅、自然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乡下到底有多美,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用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在老师带领下体会感悟乡下的美。
(四)、品读课文,学习方法。
1、齐读课文。
2、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体会到了吗?
3、回顾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
4、学习第1自然段。(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1)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A.写出了乡下人家的勤劳,这勤劳既创造了美丽,又创造了富足的生活。
B.展开想象,瓜藤爬满屋顶,绿荫覆盖,花开烂漫,花谢瓜结,摘瓜成菜,乡下人家的生活多么美好。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
多了。
A.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B.“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C.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
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D.采用了比较的手法,将乡村与城市对比,写出了乡下人家的朴素美好。
5、小结
设计意图:老师引读,带领学生突破第一个画面,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分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课文,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3、针对自己喜欢的景物谈体会,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对网络下的学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学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阅读。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3-5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三、教学思路介绍
以第1段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乡村的独特的美。
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段落及《牧场之国》,通过表格学习作者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根据上节课所学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填表
1、谈话引入
2、小组合作学习第2——6段,完成表格。
总写 |
分写景物 |
重点词 |
特色 |
手法 |
顺序 |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瓜和瓜藤 |
别有风趣的装饰 |
朴素、可爱 |
比较 |
植物
|
花、笋 |
朴素中带着华丽 探出头来 |
朴素、独特 |
拟人 |
||
母鸡、雄鸡 |
率领、大踏步 |
悠闲 |
拟人 |
动物 |
|
鸭子 |
游水、觅食 |
亲近 |
|
||
吃晚饭(夏天) |
天高地阔、田园风景画 |
自然、和谐 |
拟人 |
季节 |
|
入梦乡(秋天) |
月明人静、甜甜蜜蜜 |
优美 |
拟人、比喻 |
3、师生共同填表
4、总结写法
课文先分述乡下人家的恬静生活,再总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在分述部分中,作者又是按照先描写植物,再描写动物,最后描写夜晚的美好的写作顺序来描写乡村生活的美好。
5、总结课文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优美舒适,让我们尽享乡下的纯朴、安宁和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填表,学生自学课文,师生讨论从结构上理清课文脉络。
(二)精略结合,拓展阅读
资源准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
1、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那里的田园景色有时怎样的呢?让我们去感受异国
的风光吧。
2、自主阅读课文,采用同样的方法,抓住重点词、重点景物,完成表格。
第三课时
资源准备:http://10.33.52.3资源库、留言板
(一)讨论填表
1、师生共同讨论填表
总写 |
分写景物 |
重点词 |
写作手法 |
描写对象 |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牛 |
专注、仪态端庄 |
拟人 |
动物 |
骏马 |
膘肥体壮 |
拟人 |
||
绵羊 猪 小鸡 |
悠然自得 不停地胡噜着 成群结队、安闲 |
拟人 |
||
夜晚 |
寂静、平静 |
|
动物和人 |
2、总结写法,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援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二)拓展阅读,准备材料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
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继续领略乡村的美好生活。
2、阅读资源:《乡村生活》《农村生活小记》、《清新的乡村生活》、《麦哨》等文章。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运用文章所学方法,延展到课外,达到跨越训练目的。
(三)写作训练
1、想象一下:在冬天,在其他地方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的风景?动笔写下来。或:描写一处景物,写出它的的独特之美。
ppt课件出示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乡村生活。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或学习《乡下人家》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写作。
(四)习作评讲。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写作方法的运用。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