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风东路小学 王洁华


【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4、学习第一自然段中展开丰富想象,运用生动语句进行表达。

【学习者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二年多的跨越式课题实验,能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能自己解决较简单的生字,教师只需要针对难写的字稍作提示就可以了。学生还能独立阅读一定数目的篇章,熟练掌握网上阅读、网上打写、网上浏览等信息技能。

【资源准备】

1、第一课时相内容的网络阅读资源;

2、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交流谈话,切入文本

1、师述: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炉火旁,我们也许听过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

2、问:你们还读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神话故事?(生答,如《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这些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3、归纳过渡:

  是啊,这些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瑰丽神奇,是我们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让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4、板书课题,齐读。指导读准“娲”。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整体感知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明确本单元主题,以单元设计整合教学内容。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生答如:女娲为什么要补天?怎样补天?……)

2、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寻找刚才那些问题的答案。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或者难读字音等,读通课文。

3、交流反馈,学习生字

(1)PPT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在出示的词语中用红色显示其中要求会写13个的生字。

  小粗心也写了两个字,请同学们来评一评。出示“隆”和“炼”的错别字。(注意“隆”字不要少一横;“炼”字右边不是“东”。)

(3)希望同学们不要学习这个小粗心,自己认真仔细地自学其他生字。

(4)全班听写,检测自学情况。

(5)指名说自己写错的生字,请其他同学说说有什么记住它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经过二年多的跨越式试验,已经能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课前的预习和课中的自学时放手让学生扫除自己能解决的生字,课堂上通过听写及时反馈学生对生字掌握的情况,再针对自己不会的字重点击破,实现有的放矢,提高中年级识字效率。

 

 


5、把这些生字词放回课文,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同样地把它们读准读通。

(1)接龙读。

(2)其他同学们的听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写了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好事?

(3)生答,教师归纳:创造人类、熄灭天火、造船救人、炼石补天。

(4)问:重点写了哪一件事?(炼石补天)所以我们的课题不是“女娲救人”或“女娲传说”,而是“女娲补天”。

设计意图:归纳出课文提及的四件事情,从而突出课文的重点是“炼石补天”部分,渗透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6、理清文章思路,回到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简要概括回答:女娲为什么要补天?怎样补天?

第三环节:品读赏析,铺垫下文

1、过渡:传说中,女娲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从此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耕田来你织布,一家人其乐融融。春天看着花红柳绿,秋天收获着果实,大地上到外是——(引读:欢声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引读:快乐幸福的生话)。

2、可是一天夜里,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请找出课文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PPT出示文段“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在水里挣扎。”)

3、这段课文中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正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连串叠词的运用,如: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     

结合“到处、围困、挣扎”等词想象地被震裂了,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火中挣扎这幅画面,体会没有夸张和想象,是难以描画的。

4、女娲看到这样的情景,她会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意图:细品描写天塌地裂危急情况的第一自然段,从中让学生感受女娲心急如焚和难过的心情,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下文中所提及的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作铺垫。


5、对比赏析,学会运用。

(1)课文改编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在原文里对当时情境的描写仅仅是(红色显示)“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一句简单的话,课文和它相比,你认为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小结:课文作者通过丰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故事进行了再创作和巧妙的加工,使这个神话故事完整、丰富、生动。

设计意图:通过原文简练语句与课文精彩、细致的描写进行强烈对比,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丰富文段表达;第二方面也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渗透与积淀。

第四环节:阅读打写,迁移学法

1、导语:这种大胆的想象,生动语言的运用在许多的神话故事里都可以找到,王老师也摘录了一些,请同学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一起去品味其中的精彩之处。

2、学生点击“学习园地”——“语文天地”——“女娲补天”第一课时阅读选取的文章。

3、反馈:哪些片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你们也想发挥想象的翅膀当一回小作家吗?课文略写了“创造人类、熄灭天火、造船救人”这三件事,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件事,用上今天学习的写作方法发挥你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把它编具体。

5、同桌交流编故事,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文字的其中一个作用是进行运用表达,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抓住“大胆想象、生动语言”这一训练点让学生充分表达,把课文略写的故事丰富化,既是对文章学习的一个扩展,也是让想象力迸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