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加强语言训练   渗透人文内涵

建设大马路小学 韦志梅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和特点,就必须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具性知识,它还负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水平。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 统一, 人文内涵,语言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创造语文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协调起来。

近些年来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保持了工具性,强调了人文性,把人文性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但人文性含义较宽泛,可以包括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其实语言文字工具也具有人文性。因此,笼统提人文性,重点不明确.容易导致忽视思想教育、淡化文学教学或者偏重知识教学;而且“统一”的要求也较难掌握,可以以工具为主统一到人文,也可以以人文为主统一到工具。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

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二者的统一呢?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教学的实践,浅谈几点感想。

一、    形象再现,体味人文情怀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儿童是用声音、色彩、形象思维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是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因此,适当地借助图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起到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如教学《翠鸟》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要让学生体会翠鸟动作上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翠鸟高超的捕鱼本领具体说来是怎么样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理解并在脑中再现形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学中,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河溪”边。通过一段视频的展示,再插入清脆的鸟鸣声,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只活泼可爱机灵的翠鸟便跃然纸上,学生仿佛已“飞”到美丽的大自然,来到河溪边,听到了翠鸟清脆的鸣声,看见了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那苇秆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使原本静止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活泼泼的、看得见听得到的形象。接着,让学生小声地练读,从中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等词语,再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地读出变化。这样,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场景在学生头脑中逐渐生根发芽,因此,在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要学生进行两组的两个句子比较时,能较容易地发现和体会语言表达方面准确、具体、生动的句子,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作者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了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也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翠鸟捕鱼的高超本领,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落实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标。和直接用自己的语言说:“翠鸟动作十分敏捷,它在水面边叫边飞,它是叼鱼的高手,速度甚快,经常盘旋在空中,只要鱼鳞银光一闪,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相比,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实效性。翠鸟动作快捷、捉鱼本领高的场景,以及其中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的人文思想,就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真诚的人文关怀,如新鲜空气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如灿烂阳光照耀着孩子们的心田。

二、品味语言,渗透人文内涵

语文课应该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语文中,语言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我们要加大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力度,生字,生词怎么读,怎么写,怎么用一定要清清楚楚地刻入学生的脑髓.读课文,怎么才能读得流利,怎么才能读得准确,怎么才能读得有感情,一定要一点一滴地指导,让学生反复地练,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语法,修辞的教学要淡化形式,但不能淡化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它们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上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渗透人文内涵。

如,《燕子》一课第二自然段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实际上描绘了春天花开草长,到处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赶集似的聚拢来”充满了热闹欢快的气氛。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查字典了解“聚拢”的意思,再体会这里用的拟人的写法。显然这里的“赶集”、“聚拢”已经不是本来词义了,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的空间里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理解——开学了,同学们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学校)。引导学生用平时积累的“百花争艳”、“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等词语来概括理解。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前半句语速加快,要读出赶集、聚拢之意,后半句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要读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那种欣喜之情,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体验,获得美感。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感知展开想象:在春天里,说说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当一回小作家,写一写你见过的“光彩夺目的春天”。

三、加强训练,体现文道统一

    古人曾说:“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道统一。” 也正说明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特点具体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将语文教学,即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如果这一点结合得好,也能倍增学习的乐趣。

    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也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抓住语言教学这个牛鼻子,学好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才能具有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才能从语言文字体会深刻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的训练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落实词句训练”的要求,改变了那种重内容情节的分析、轻语言表达的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只要我们教师对重点句子。关键词语抓得准,抓得活,学生也会学得懂,学得深,从而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上。在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阮恒由‘啜泣’变为‘呜咽’一段时,笔者出示了句子让学生对比:

(1)并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2)再一次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3)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处?又有什么不同处?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了虽然阮恒用手掩盖痛苦,但内心的痛苦情感程度却不一样。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突出了“再一次”和“试图”这两个关键词,并在比较中加深了对这两个词语的领会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阮恒已不是第一次掩盖痛苦。他还打算像上次那样不被别人察觉地把内心的痛苦掩盖过去,但是却没能掩盖住。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懂了词,准确地领会了词义,并且十分自然地掌握了学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词句的领会,把握了课文的中心。“他为什么试图掩盖痛苦?”在这一追问下,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阮恒这样做是不愿让医生发现他的痛苦,他虽然很痛苦,但一心愿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朋友而牺牲自己,可见,“朋友”在阮恒心中是多么重要,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在理解课文同时,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为后面深入感悟作扎实铺垫,这就“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文道统一”,从而实现课文工具性和文性完美结合。

四、走进教材,体验人文精神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对他们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而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要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要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

    如,《七颗钻石》是一篇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也是一篇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含义深刻,单靠枯燥乏味的讲解效果不好。因此,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遵循新课标对中年级段的学习要求,教学设计突出一个“实”字,体现一个“新”字。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动态、开放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巧设教学环节,认真解读教材,始终抓住“爱心”这根主线,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让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对话,通过对文中关键词、重点句和关键段的朗读,层层推进,让爱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到爱的力量是神奇的,爱可以改变一切,爱可以创造奇迹,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上的价值。

    总之,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要借助富有鲜活人文精神的文本,关注和挖掘文本中蕴涵的美好人性,把语文的根深植于课程资源中的人文底蕴的挖掘上,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渗透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6.1)张传宗写的《从历次改革探索求真务实的语文教材》

   2、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2005年5月12日,作者:郭庆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