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彩陶介绍 |
|
![]() |
|
小问题:查阅一个你感兴趣的彩陶,向大家介绍一下。 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wèng)棺的棺盖。仰韶(sháo)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yāo)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ěr)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瓜棱灰陶杯 陶杯表面以较为均等的瓜棱凸起为装饰,反映出当时已有了等分的概念和处理等分的方法。从这件陶杯的子母口看,原来还应有盖。 刻符陶尊 这件大陶尊是一件盛酒的祭器,尊上刻有符号,可能表示高耸的树。山东省莒(jǔ)县出土的另一件大陶尊上刻有符号,学者认为表示日、月、山。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形成“天地、人、神”三界的世界观,而巫师则是往来于三界之间沟通人神的使者。在巫术世界中,山和树都是通天的天梯,巫师藉(jiè)助天梯上天入地,上达民意下传神旨。陶尊上的刻符当有天梯的寓意,祭祀(sì)时由巫师顺天梯上天通报天神,让天神享用陶尊中的美酒,取娱于神,让神赐福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