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要 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20课。这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课文内容富于情趣,学生可能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教学时,我没有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因此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向上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课堂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以及实验教材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时拟订以下3个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天然的指南针,并仿照课文2-5自然段续编诗歌。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资源:
1、CAI课件和指南针等相关教具。
2、补充阅读材料。
向上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1、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能运用已有的读书经验,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
2、孩子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内,很少机会能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又有很强的好奇心,为此我选取大量图片,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认读程度,结合本课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空间,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策略
1、教法分析:激趣合作
我采用"激趣合作"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由"主宰者"转变成"服务者"。
2、学法指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枯燥的讲解不如感性的体验。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变、丰富、生动的图片、动画,吸引学生,来解决本课的难点。
4、评价方法: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练笔的过程中,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修改学生作品。感悟课文过程中,利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向上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读--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些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让我们再次轻声读读课文,把它们从课文里找出来。自己读。(指名汇报,出示相应的课件)
(二)、自读自悟,研读课文。
1、师: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准确地为迷路的人们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7,拿出一支铅笔,选择其中一个你感兴趣的自然段,反复读一读,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中介绍的"指南针"是怎样指明方向的?找一找,用"~~~~"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自然段自读自学。
(三)、交流感悟体会。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一、二,向前看!老师也很想听听你们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喜欢第二自然段的同学请举手,你能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读得很好,让我来问问你,"向导"这个职业是干什么的?(出示向导)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向导",是哪个词?"忠实"这个词体现了向导的什么特点?(出示:忠实)给"忠"组个词(板书:忠诚),给"实"组个词(板书:老实),那么"忠实"就是指--生答:忠诚而且老实。
(3)、其实啊,理解一个词的意思也不一定非得查字典。你们看,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词语的意思,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4)、(出示比喻句)下面请同学认真地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5)、为什么这样比?这样打比方有什么好处?太阳这位忠实的向导是怎样为人们指明方向的?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那么这个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你认为该抓住哪些词,才能读出太阳的这个特点?(点击:忠实、指点)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读得不错,谁能读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读)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来比赛,看谁读得好。(男女生赛读)
(6)、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味道来了。看看下面几个自然段是不是也能抓住重点词语来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喜欢第三自然段?太棒了,老师也喜欢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这是什么星?(北极星)在深蓝的夜空中,北极星像什么?(板书:指路灯)
(2)、朗读展示:在漆黑的夜晚,它是怎样来给迷路的人们指路的呢?用你们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3)、我听出来了,你们把永远和乱闯重读强调了,读得真好!
4、教学第四自然段
(1)、谁喜欢第四自然段?这么多人都喜欢第四自然段啊!举手的都站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底下的同学可得认真听。
(2)、让谢老师来考考你们,在这棵大树上藏着一组反义词,是什么呢?谁发现了?(指名说,出示:稠--稀)
(3)、枝叶稠是指?看着画面来说。(板书:稠-密),枝叶稀是指?(板书:稀-少)
(4)、师:说得好!假如你迷路了,来到这棵大树下,你能不能利用它来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呢?我来指你来说。(指名说,相机出示课件)"南、北"两个方向都找到了,那"东和西"呢?(师做动作)现在老师就是大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大树的背面指的是--西,前面指的是--东。
(5)、看来利用大树辨别方向的方法掌握得挺好,朗读起来一定更棒!下面老师读前一句,一、二组读南边的枝叶这半句,三、四组读北边的枝叶这半句。注意看我的手势,要接好。老师要听听看,懂不懂得该把哪些字重读强调。(师生合作读)
(6)、师:谁来说说刚才你把哪些字重读了?(指名说:稠和稀)你可真会读书。
5、教学第五自然段。
(1)、到了冬天,树叶都落了。尤其在北方,不仅树叶都掉光了,而且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这时如果迷路了,请谁来帮忙啊?(积雪)我们赶紧到北方去,看看积雪是怎么为人们指明方向的吧,仔细看了。(出示课件)师引导:雪特别怕太阳,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南边的积雪和北边的积雪有什么变化?(指名说:南边的雪化得快,北边的雪化得慢,相机板书)
(2)、出示句式"1、因为南边的阳光比较 ,所以南边的积雪化得 。2、因为北边 ,所以 。"谁能根据你所看到的,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指名回答)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北边呢?能像上边这样把句子说完整吗?老师给的提示比较少,有点难度,谁能?(指名回答)
6、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地给人们指明方向的。这么有趣的课文,真值得我们再好好地品读一遍。读之前,我们来分配一下角色:第一组扮演太阳,第二组扮演北极星,第三组扮演大树,第四组就是积雪,谢老师来读头尾两段。书拿好,一、二,起!
(四)、拓展阅读。
1、其实啊,大自然就像一个巨大宝库,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谢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不少,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给迷路的人们指明方向的吗?那就赶紧拿出阅读补充材料,读之前先让我们看一看阅读要求:
A、 出声朗读P28-P34的《葵花为什么天天追太阳》、《为什么有些植物会"指南"》、《迷路寻找方向的技巧之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动物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天然的指南针》。
B、 边读边划出文中介绍的这些指南针是如何指明方向的。
C、 遇到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打个小问号,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好,开始!
2、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师适当表扬,引导。
3、指名汇报收获。师:读完之后,你又了解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他们是如何指明方向的?(指名说)
(五)、实践活动。
1、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又认识了不少天然的指南针,你们瞧有这么多,可真了不起!你们能不能将它们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谁来试试看?(指名说)
2、 你也能编诗歌了,真棒!你们也能像他这样编诗歌吗?那就赶紧拿出小练笔本,选择1-2种"指南针",仿照课文的2-5自然段续编诗歌。(出示课件)
3、 学生续编诗歌,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 投影展示个别学生作品,评议。(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哪个词或者哪句话写得好?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5、 学生修改。师:欣赏完这些同学的作品以后,你一定有所启发,那就请你也动笔修改修改自己的作品吧。
6、 由于时间关系,回去以后可以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接着往下续编,写成一篇完整的诗歌。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别忘了将自己的作品收入其中,好筹备我们的下一本作品集。
(六)、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大自然里还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能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板书),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七)、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图) (北极星图) (大树图) (积雪图) 向上
忠诚老实 指路灯 稠-密 南-快
稀-少 北-慢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