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 |
周婉雯 |
授课班级 |
二(3)班 |
时间 |
2004、2 |
|||||||||||||||||||||||||
一、教材简介 |
||||||||||||||||||||||||||||||
《葡萄沟》是六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介绍新疆特产---葡萄的一篇课文。课文不仅生动描绘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象,还赞扬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读了这篇文章,让人既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有所感悟,又对祖国各地风情产生向往之情,还增强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
||||||||||||||||||||||||||||||
二、学生特征分析 |
||||||||||||||||||||||||||||||
1.学生是广州市东山区五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2 .学生喜欢朗读、表演。 3、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较感兴趣,想象力比较丰富。 4、部分同学常随家人外出旅游,对异乡风土人情很感兴趣。 |
||||||||||||||||||||||||||||||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
||||||||||||||||||||||||||||||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
||||||||||||||||||||||||||||||
编号 |
知识点 |
学习目标水平 |
||||||||||||||||||||||||||||
识记 |
理解 |
应用 |
分析综合 |
|||||||||||||||||||||||||||
1 |
朗读课文,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
|
|
|
√ |
|||||||||||||||||||||||||
2 |
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 |
√ |
√ |
|
|||||||||||||||||||||||||
3 |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新疆吐鲁番的风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
√ |
|
√ |
|||||||||||||||||||||||||
4 |
理解词语“五光十色”的含义,能运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事物。 |
√ |
√ |
√ |
|
|||||||||||||||||||||||||
5 |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进行打写训练: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自己对葡萄沟的印象,并形成文字;能模仿本文写一段关于家乡的特产的话。 |
|
√ |
√ |
√ |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
||||||||||||||||||||||||||||||
知识点 |
学习水平 |
描述词语 |
行为动词 |
|||||||||||||||||||||||||||
1 |
分析综合 |
回忆课文内容。 |
朗读 |
|||||||||||||||||||||||||||
2 |
应用 |
自读课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
读、说,比较 |
|||||||||||||||||||||||||||
3 |
理解、识记、分析综合 |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新疆吐鲁番的风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互问互答,扮演角色 |
|||||||||||||||||||||||||||
4 |
理解、应用 |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 |
阅读、思考、归纳 |
|||||||||||||||||||||||||||
5 |
识记、应用 、分析综合 |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进行打写训练: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自己对葡萄沟的印象,并形成文字;能模仿本文写一段关于家乡的特产的话。 |
阅读、思考、交流、写作 |
|||||||||||||||||||||||||||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朗读阅读,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写作。 |
||||||||||||||||||||||||||||||
四、教学策略 |
||||||||||||||||||||||||||||||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 |
||||||||||||||||||||||||||||||
五、教学设计 |
||||||||||||||||||||||||||||||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 能力:培养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朗读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材料,并进行打写训练: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自己对葡萄沟的印象,并形成文字;能模仿本文写一段关于家乡的特产的话。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经到达了吐鲁番,知道那里盛产水果。谁来说说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齐读课文。 现在,我们都快等不及了,赶快去葡萄沟走走吧!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质疑。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好在哪里?) 2、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①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② 角色扮演:学生自由选择充当游客或主人,双方根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进行问答对话;当游客的同学提问,当主人的同学回答。学生在对话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③ 理解词义。(出示图片,观察比较),如果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 ④ 感受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们,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你们会怎样做? 3、学习第三段。 ① 过渡语:有这么多的葡萄,人们会怎样做呢? ② 自由读第三段。 ③ 通过直观形象,了解阴房的样子。阴房是怎样的?老师这儿有三个模型,请大家判别一下哪个是阴房?说说你的理由。 ④小结:葡萄干的特点。在这样设计科学合理的阴房里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色鲜味美) 4、总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学生汇报。 三、扩展阅读。 1、过渡语: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啊!在“资料城”里还有很多文章可以让你们再一次感受到这个好地方的风土人情呢,快去看看吧。 2、提出要求: ① 认真阅读。 ②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是怎样介绍事物的。 ③ 看完以后,请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说说对新疆的印象是怎样的。 3、学生自由阅读。 4、同桌交流感受。 四、打写训练。 1、过渡语:看了那么多,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感想的,我们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在留言板上打下来吧。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我的家乡在广东四会,那里的砂糖桔可有名了,有香又甜,我要夸夸家乡的特产,你们也可以吗?那么就一起来吧! 2、提出打写主题: ① 通过学习本课和阅读资料,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能充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疆的特产吗? ② 你的家乡也有特产吗?是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大家很想见识一下呀。 3、学生进行打写训练,老师从旁指导。 4、汇报总结。 |
||||||||||||||||||||||||||||||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