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点评
 

  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内既能很好地落实课标的要求,又能实现跨越的目标?很多老师感到困惑!尤其是对于这样一类篇幅较长的情感类目标的课文来说,教师们把握起来似乎更加困难,担忧情感目标会由于扩展阅读和打写这两个活动占用了课堂近一半的时间而无法落实。在《母亲的恩情》一课中,刘敏丽老师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仅有效地落实了课标,而且通过扩展阅读和打写升华了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是一切比较成功的语文跨越式试验教学研究课:

一、通过灵活处理教材使诗文融合在一起
  
在该课中,教师没有按照以往的逐段讲解的方法来处理课文,而是抓住课文的特点,通过将诗文巧妙结合,诗意的理解作为讲读课文的一条主线,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无需教师过多解释就能很自然地明白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这样用活了教材,课文的重点突出了,为高效率解决课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二、利用必要的朗读指导、扩展阅读和打写表达深化了课文主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蕴藏在那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是由一点一滴的琐事串起来的。让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体会到这种深沉的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母亲的恩情》一课中,教师通过必要的、渐进式的朗读指导、想象说话,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文中的情境,仿佛自己就成了文中的孟郊。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扩展阅读环节,通过阅读这些和课文主题直接相关的材料,学生从古代的孟母爱子、黄香爱母、现代的"施特凡"与母亲之间的爱等,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那种平凡而深沉的爱,此时再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自然也就有感而发,然后教师设置了两个恰当的打写题目,使学生的这种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课文的情感目标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总之,在这节课上,教师将课文学习、扩展阅读和打写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深化课文主题而扩展阅读、打写表达,使课标要求和扩展融为一体,既完成了课标要求,又实现了跨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