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为什么要实施课程整合?我认为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我国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在基础教育领域,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校长、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这些改革实验,往往都只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的层面,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编了不少新教材,体现“一纲多本”,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说这是非常需要的。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教学设施上,很多学校都配置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厅等等。这些教学手段的更新使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是非常需要的。教学方法的改革那就更多了,每个学科都在进行探索,单以语文学科为例,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有二十多种。应该说在这方面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见,从内容、手段、方法这三个方面来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我觉得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不是说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不重要,但是我认为应该在教学结构改变的前提下来进行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我们多年来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有多少是在改变教学系统的结构?或者说在改变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应该说是凤毛麟角。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不可否认,在对前人知识经验的继承、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等方面,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自己的优势,这方面的成绩决不应低估,决不容抹杀,更不应妄自菲薄。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基础教育的不足: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正像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江主席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为什么?因为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就会被任人宰割,就没有我们生存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大批地、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有关e-Learning概念的权威论述。综合该白皮书中多处论述的观点所得出的关于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完整内涵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个内涵实际上包括下面三个要素: ²
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数字化学习的条件; ²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数字化学习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 ²
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
现在,很多人总将CAI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改实验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往往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因而不能触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这类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在教学结构改革的前提下进行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触动教育思想、观念、理论这类比较核心的本质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校教学的深化改革。
CAI仅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如上所述,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所以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CAI课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某种工具,所以“整合”也并不完全排斥CAI。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CAI运用还是有所不同。 四、“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半功倍、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我认为至少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革命的过程(而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这是当代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作指导,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影响,所以这种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一节课里,不见得你用了电脑,用了CAI,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 我听过一节英语的网络课,尽管这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有真正的互联网环境,但这一堂课教师上得还是很传统,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他并没有真正在进行课程整合。因为首先是教师地位、作用没有改变,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教师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地位、作用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尽管每个学生面前都有计算机,都有网络环境,但计算机和网络并没有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40分钟时间大部分还是老师在讲,计算机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所以我们不能光从形式上看问题,不是说用了电脑或者用了CAI就是整合了。一堂课达到了整合的目标没有?我认为每个老师都可以自己给自己打分——看看四个要素的地位作用改变了没有,哪些要素改变了,哪些还没有,以及改变程度的大小等等。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4.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但“拿来”以后只能用于教学,而不能用于谋取私利)。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很快,全国已经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学院,高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施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社会上也有一些直接针对中小学的“网校”,如“101远程教育网”、“四中网校”等。“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建设起了自己的校园网,有很多地方还在积极建设城域教育网。 我认为网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里面有很多丰富的资源,是一件好事,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育的量的扩展方面,网校将优秀师资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不同的地区,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差异所导致的教育差异。但是有许多网校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局限于“同步练习”和“课后补习班”形式,在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上与传统教学相比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 从目前的内容来看,网校在结合学科做研究性学习、探索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网络教育不仅要注意“量的扩展”,更应该追求“质的提高”,即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现在从国内外的网站上都可以获取到不少资源,但不是全都免费,有些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可以通过购买得到;有的则可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检索,经过筛选以后,将教学需要的资源直接下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上。所以并不是要每个教师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课件。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般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策略。这是因为后者往往只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前者(教学模式)则要涉及若干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例如建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或取得某种教学效果,老师们往往将多种教学方法、策略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如果这种运用方式趋于相对稳定,这就变成一种模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指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定结合。 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两种教学模式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本来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有区别的——“学习”泛指所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的学习);而“教学”则特指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的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即“教学”可看作是“学习”的某种特殊情况。这样一来,只要在该学习过程中有教师的参与,那么把学习模式当作教学模式来看待也就没有什么不妥了。 五、“我们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而且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我们现在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则是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国外的建构主义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往往忽视教师的作用。我们在引进国外建构主义的时候,没有盲目照搬,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与运用。 2000年,我到美国加州看了几所当地较好的中小学,其中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四则运算,老师没怎么讲,主要让学生自己上机,学生用的都是苹果机,苹果机里有很多四则运算的例题,并能自动判分,老师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我认为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一定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因为这样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可见,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由于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等等策略,这些自主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因。 我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初始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等,这也得靠老师去设计,也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以,实际上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具体体现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