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决不可能发生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许多中间过程和状态。确定各个中间过程的形态和特点,必然能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参考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
但是,在将信息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四阶段”说有些略显概括,无法对具体的课程和教学进行详细的评定,对实际的教学指导意义不充分。面对众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现场课、观摩课等,我们常常凭感觉说哪节课更好,却找不到一个可依靠的标准或评定的依据,不知道哪一节“改革”的更深入。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那么从演示工具到认知工具,到最终的改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到底要历经几个阶段呢?是否能按一定的层级递进关系进行表述呢?
本文将刘儒德博士“四阶段”说的后三个阶段通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提到的所有“整合”都是此意),力争对其进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使广大教师明白要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从哪几部分着手,自己的探索正处于什么层次上,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工作。同时,也力争为教育评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
按照B·Means等人的观点,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Engaged
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Authentic)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被动型)转向高投入(主动型)[2]。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以下简称高依赖程度与低依赖程度)。根据学习形态和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发展过程。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图中a和b就是不同的策略路线。
总体来说,在横纵轴上都呈递增形式。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对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的不同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教学评价方式及依据,以及信息技术在不同层次的作用进行了比较、阐述,见表1,并在文中对三阶段十层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阶段一: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传统教学和目前大多数教学都属于此阶段:所有的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少,就安排一些讨论,多设计一些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力保不超时、不少时。虽然采用一定的辅导软件,但是目前的辅导软件也都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因此也没有什么突破。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按照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和学生的投入程度,此阶段可细化为以下三个层次。
表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表
阶段
|
层次
|
教学策略
|
学习方式
|
教师角色
|
学生角色
|
教学评价
|
信息技术的作用
|
硬件要求
|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
说教式讲授
|
集体听讲
|
知识施与者
|
知识被灌输者
|
纸笔测试、口头问答
|
演示工具
|
一台教师机、投影机
|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
说教式讲授
个别辅导
|
个体作业为主
|
知识施与者、活动组织者
|
被灌输为主、呈现出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
纸笔测试
|
简单的人人交互工具,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
|
局域网或互联网
|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
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化学习
|
个体作业
|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选择者、辅导者
|
主动学习、
接受软件讲授
|
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
|
简单人机交互工具,实现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
|
人手一PC机
|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
|
探索式学习等策略
|
个体作业+协作学习
|
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
|
学习主动参与者
|
测试/学生的作品
|
资源收集、查询工具
|
局域网或互联网
|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
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
|
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
|
知识施与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
学习主动参与者
|
测试/学生的作品
|
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
|
网络教室或局域网
|
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
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任务驱动式为主
|
协作作业为主
|
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学习主动参与者
|
按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
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
|
互联网
|
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
多种学习策略,以发现式、任务驱动式为主
|
协作作业或个体作业或二者均有
|
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
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
|
有一定价值的作品
|
智能工具
|
宽带互联网
|
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
课程内容改革
|
——————————
|
教学目标改革
|
——————————
|
教学组织架构改革
|
——————————
|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总第一层)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处于的层次。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并不是装样子的那一种。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使用就毫无意义。因此,该层次的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仍是被动型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总第二层)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即使不是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此层次的主要教学策略,学生仍以个体作业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评价方式也与前一层次相同,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也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教师多了一项工作:对交流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学生感情和学习兴趣的激起,使其对学习产生优于前一层的积极性。此外,此层次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和局域网的使用。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总第三层)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主要应用技术有个别辅导软件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子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的交互方式,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在此层次,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等,虽然教学仍是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但是,学生有丰富的和优秀软件相接触的机会,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当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在其遇到障碍或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最后的评价方式仍以测验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