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合教学的点滴体会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作者 张莉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以当前最先进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建构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它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技术,在双主模式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借助媒体,引发问题,探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自信,给学生以创新空间,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得以实施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发挥主动 培养自主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精讲、细讲、学生专心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四结合的模式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师教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例如教学古诗《鹅》时,为了让学生对曲项”“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等词有深刻的理解,并能领会整首诗的意思。我精心设计课件,让他们通过软件提供的声(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吟唱)像(鹅的形状、游水时的动态、身体各部位的颜色)文本(作者简介、小词典),以及学生自身资料的收集和同学间的交流协作从而最后真正理解字词句。达到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又如,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制作了一组爷爷给小树捆稻草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观察课件的同时对照课文,发挥想象,知道了原来爷爷给小树捆稻草,其实也就是在给它穿衣服。学习第三段时,我出示伞和树冠的对比图,问: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比较理解。这样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就得到突破。可见在运用该模式的教学中,教师只需给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供学习资料监控学习过程,及时点拨疑难问题,无须填鸭式的灌输。让多媒体不仅成为教师的教具,更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与创新的工具。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激励学生创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二、 创设情境 培养观察能力

 

    低年级儿童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感兴趣,多媒体网络教具有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特点,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声母b时,展示CAI: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收音机的天线显示I,而收音机的身子显示闪动O两者结合起来,b”的字形,笔顺问题全都迎刃而解了。另如,教学q”时,先出现一个向左偏的气球,下面连着一条线,再在气球的边缘显示O,在线上显示Iq的字形也形象直观便于记忆了。

 

三、 利用电教 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感知材料和感性知识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源泉,也是开展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则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比尾巴》一课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因此学习热情很高。我就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自己动脑,根据身边小动物尾巴的特征分组讨论给课文进行续编,并快速在电脑上打出来,学生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积极性很高。接下来再把写得好的文章通过网络调到每个学生的机子上去,让学生感受别人的想象,拓宽思维创造的空间。又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时,通过观察课件,学生知道了雪地上像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分别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的脚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问:雪地里只有这些小动物吗?还会有谁?”“其它小画家会画些什么呢?请你在电脑上画出来。这些激活孩子思维的提问,再配以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领域里自由翱翔!

         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认真探索新的教学理论,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