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王静、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摘 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开展协作形式的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协作学习的分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协作学习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协作学习 分组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有效控制 评价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通过小组或团队进行学习的策略。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构建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会产生促进性的相互作用;构建竞争的学习环境产生对抗性的相互作用;构建独立的学习环境学生间不产生相互作用。研究公认协作学习能取得比竞争学习,独立学习更好的成绩,开展协作学习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用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存能力的发展。因此协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
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打破自我学习的封闭状态,通过小组的合作分工、相互沟通、激烈辩论等形式获得新的知识,多方吸纳其他小组成员的优点,获得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提高个体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给协作学习注入了新的技术潜力。网络对开展协作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网络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更有序高效的组织、管理协作学习小组;可以提供跨越时间、空间的交互模式;可以实时、甄别性强的监督、介入,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方便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以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透明。网上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功能强大的网络版的教学平台的出现,给协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开通了连接Internet的校园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南部地区在中小学基本已能达到Internet接入到每一间教室。因此许多任课教师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摸索出了许多实践经验。然而从协作学习开展的实践和探索中,广大的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也发现在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协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对参加学习的成员分组多采用自由结合的方法。由班长自行分配决定,或是同学相互间自由结组。这反映了教师对协作学习中划分小组这一环节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虽然也提出分组时要考虑能力的差异、社会背景的不同,但在实际操作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种缺乏科学标准和有效控制的分组往往在实际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各个小组之间明显存在能力差异,不利于整个班级集体学习的开展;自由结合的小组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平时的日常接触中有比较多的来往而集合在一起,较少考虑人员之间的能力差异以及相互的补充,在偏重解决综合性问题时往往不利于角色的分配和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一个相互关系融洽、积极可靠的小组对协作学习的开展和学习的效果的优劣都有重要影响。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认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与小组其他成员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他人做得不成功,你也不可能是成功的;如果你一个人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小组整个的成绩,小组所有的成员就是“同舟共济”。因此如何分组,小组之间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协作学习开展中重要的一步。
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分组的标准。一般来说课前或课上,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集体,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述或者以用以前的成绩作参照进行初步分组。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之后,根据小组协作的不同阶段重新分组。
现实中常见的分组形式有以下四种:(1)差异组合式,即异质分组。教师可以先确定一项关键属性作分组依据,将性质不同的学生混合编组。常见的是依照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进行分组。异质分组有利于学生互相影响,相互带动,共同提高,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2)就近分层式,即同质分组:选择一项关键属性作分组依据,将性质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同质分组有助于老师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同质分组一般来说适合于个别化教学管理模式,性质相近的学生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在协作时的学习中一般不采用。(3)男女搭配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这就是“异性效应”。协作小组以4-6人为一组,男女各半。(4)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小组,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将朝夕相处的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合为讨论小组创造了共同学习的条件。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几种方式应该兼顾,互为补充,结合使用。笔者认为:以自由结合为主,兼顾能力、性别的差异,应是可取的方法。因为小组成员的关系是否亲密,能否友好相处,是决定一个协作团体能否形成积极的互相依赖的协作关系的基础。只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体,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兼顾能力的相互补充,因为在一个协作的团体中无论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对于每一个小组成员来说承担的角色都有所不同,那么对能力的要求就有所不同,所以能力的相互补充是很重要的。另外还要考虑小组人员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面的协调,保证小组能在最方便的、非学习因素干扰最小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保证学习效率。
在协作学习的开展中,有些教师在学习目标设计中往往只重视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在课程目标中只列出知识方面的要求,却忽视了社会性方面的要求。这种现象在老师对学习目标的阐述中不难发现。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知道,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因素除了自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和其社会交往能力的高低即非智力因素的高低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除了依赖深厚的知识积累外,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是分不开的。根据专家预测,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包括知识能力的要求,还包括对合作能力、竞争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开展协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确定两类课程目标:一类是知识性目标。这主要针对学习内容讲的,要与国家制定各类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水平相符;另一类是社会性目标。要求确定课堂上需要加强训练哪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师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安排。在实施中可以列出对应的表格。学术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应该都有相应的实施方法和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针对协作学习的两类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设计周密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保证日后的协作学习不偏离课程目标所要求的轨道。同时学习活动也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协作学习中很多学习目标是通过活动来完成的,一个设计平庸的活动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活动的设计是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以保证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1.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和学习目标相一致。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应从知识点角度设计相关的实验、讨论题目或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预定的知识目标,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上面,这种学习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可以特意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合作技巧的环节,或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交流能力提高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真正又学习知识又在过程中得到锻炼。比如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专门设置一些需要访谈和沟通的环节。
2.保证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足够的协作空间。为了开展协作学习,教师需要依据课程的知识目标设计一定量的协作活动,供协作学习的小组选择,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这个活动是否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是否既强调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又需要小组的沟通、协调。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和学习活动时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比较有驾驭能力的课题,能做比较全面、充分的构想。
3.教师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既要紧扣课程目标以保证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同时设计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又必须符合协作学习的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协作学习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把列出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要有意识的培养、锻炼小组成员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教师要注意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对于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的不良情绪应该主动关心、调整。
4.设计的学习活动要有可选性。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对象的特点,活动数量要足够多,主题尽量丰富多样,和学生生活贴近,这样就能够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的质量。
在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时,可以积极发挥网络的优势,充分挖掘网络的潜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致的活动来。
协作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是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口头语言、书信、电子通讯手段等)进行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结成了多边多向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体系中,活动、认知与交往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活动的有效管理与监控在教学中的隐性促进作用是协作学习特别关注的。
1.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维也纳精神病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揭示出自己生存的意义。他把这称为“探求意义的意志”(will to meaning)。他指出: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心。只有当人富有责任感的去对待困难,处理问题时,他才是最满足的,最幸福的,他的生活才最有意义。
可见,如果想让每一个成员都积极投入到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去,首先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个人责任分工表。在合作之初就要进行初步分工,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在以后能及时进行监督。随着协作任务的一步步开展要不断细化责任分工表,并利用网络及时提交给教师。每个人具体承担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在表中都应该有所体现。最初的责任分工表,由于对任务的完成不能够完全预见,只能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分工。一般来说是对个人在协作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初步设定时,要根据协作的不同模式进行适当的分配。
2.注意有效的监控、跟踪
教师在协作学习中要做好指引者,行使好督导和介入的作用。教师对协作学习小组的介入不在局限于课堂上,完全可以打破课时的限制,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介入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中。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协作学习的进程加以控制。教师要通过平台定期布置针对小组成员的个性化检查作业。根据分阶段提交的责任分工表,跟踪每个成员的进展状况;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自由论坛定期提出一些讨论主题,引导各小组就自己的情况展开讨论。同时也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个别交流与帮助或展开讨论;教师还可以建立网上的和面对面的中期会面制度。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通过网络或定期的会面主动参与到小组中去,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作中期评价,防止小组成员走过多的弯路。
另外教师在监控、跟踪过程中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共同奖励与惩罚,每次小组完成一个任务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得到相同的奖励。而且这种奖励与惩罚应是经常的;资源相互共享,一般来说每个小组成员质能获得所需的部分资料、信息与资源。要很好的完成整体的任务,相互之间必须共享各自的资源。这种相互之间资源共享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之间的相互依靠;角色互补。在这个讲究分工的社会,一种角色不可能脱离其他人而存在,通过角色之间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靠。
3.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整个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一直保有学习的兴趣,并不断的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小组成员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关心、适时的认可,是鼓励小组成员继续前进的主要动力。教师还应该适度利用小组之间竞争的心态,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小组成员要相互支持、鼓励,尤其小组中扮演领导角色的成员要善于做好工作。使小组能够始终沿着一定的步伐前进。
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协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应是对协作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协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l 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l 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l 学习动机:相信学习得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自内部动力;
l 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讲解是否更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l 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l 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对于协作学习的评价学术界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基本认识,就是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的评价。因此评价准确有效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对整个协作的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在协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应具体到协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任何一种学习形式,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最终获得以前所没有的知识或能力。因此评价要针对每一位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能仅仅根据小组最终共同完成的作品做一个整体的打分。
2.评价不仅要看最终的小组的成果,也要结合责任分工表,据小组成员对整个任务的不同贡献做出分层考核、评价,正确评价小组成员个人的贡献。评价要纵向和横向结合,纵向比较小组之间最终课题完成的情况,有一个整体打分;也要横向比较小组之间每一个分工的完成情况,给每一位责任负责的成员一个客观的分数。我们会发现有时候虽然小组整体完成的状况不是很好,但其中某些部分完成得很出色,这时我们必须客观评价这一部分,横纵结合。
3.注重阶段性评价、多次评价。协作学习的评价不能一锤定音,要有意识的把协作学习划分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及时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实行"升层"或"降层"的动态调整。受时间及精力的限制,评价的形式、评价的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注意勤搜集、多搜集,但不见得要非常的精细,不必太注重过程的细节。
4.要正确对待非预期学习结果。协作学习,给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一些干扰因素很可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使得小组的协作学习偏离原有的目标,产生非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待预想之外的学习效果应该辩证看待,即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不理不顾。有的非预期效果虽然超出了教师原有的设想,但仍然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且可能高于教师原有的要求,那么这时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也是协作学习的一个魅力所在,教师和学生可以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但是对于有的协作小组完全脱离课程的要求,开展一些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教师应该及时预以制止。
由于目前对协作学习的评估并没有很严格的手段,因此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是长期问题,需要各任课老师的不断摸索,随着网络的介入,协作学习的普及发展,评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1世纪的教育发展,协作学习的模式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使协作学习的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的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对协作学习模式的否定,而是提出这些在实践开展协作学习中感受到的问题,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最终也是为更好的实施网络化协作学习这种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大卫·W·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次印刷,(2001年);
[2](美)马斯洛, 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 第3次印刷, (1987年);
[3]张秀梅等,"网络教育应在虚实教学与真实交往之间平衡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第9期,28-30页,(2001);
[4]潘卫东等,"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模式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第10册, 55-57页, (2001);
[5]祝智庭,CAI的教学策略设计, http://www.cbe21.com;
文章选自 《教育技术研究》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