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动态生成资源  演绎课堂灵性之美

河北丰宁第二小学 张晓敏

内容摘要: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是一项教学艺术,变“偶发”为“自然”,变“错误”为“契机”, 变“质疑”为“切入点”, 有利于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达成良好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预测但又必须释疑解惑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活教活学的意识,要善于倾听和观察,要积极捕捉与利用学生偶发性资源,发挥那些稍纵即逝的课堂 “surprise”的作用,使其在动态中无痕“生成”, 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激情。

第一、 变“偶发”为“自然”, 演绎意外亮点。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看似与教学目标毫无关系,但若能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往往可以变“偶发”为“自然”,使课堂在“意外”中绽放精彩。

记得有一次英语课上,我正在进行颜色单词的教学,忽然从窗外飞进一只蝴蝶,“哇,蝴蝶!太漂亮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蝴蝶身上,根本没心思听课了,怎么办?当我看到蝴蝶五颜六色的翅膀时,灵机一动,何不充分利用这位“不速之客”,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习颜色单词呢?于是问学生:“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butterfly.Is it beautiful?”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Yes.”“What colour is it?”孩子们七嘴八舌的用中文说:“颜色太多了,有黄、白、蓝、粉好多颜色呢!”“那你们想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吗?”“想、想!”一下子,教师不但把学生从“一心只顾此蝴蝶,两耳不闻Be quiet”的游离状态中拉了回来,同时又让他们轻松地学会了butterflygray,pink,purple,colorful等单词。

第二、变“错误”为“契机”, 演绎活力互动。

教师要善于挖掘并运用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积极元素,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次,琪琪在课堂上自我介绍时说:“My father is a policeman. He is tall and strong, his favourite drink is red tea.…”这段发言很流畅,但教师并没有“放飞”她的错误表达。而是用红色、绿色粉笔很快画了几片茶叶,并解释道:“There are two kinds of tea here. I like drinking green tea, but xiaoqis father likes drinking black tea(红茶).”“ 啊?”孩子们感到很惊讶,“black tea那不是黑茶吗?”“这就是中英文化的差异,”我补充道: “英语可说green tea, 译成汉语是‘绿茶’,但相应的‘红茶’却是 black tea。类似地,英语中 black coffee 的意思不是‘黑咖啡’,而是指不加牛奶或糖的纯咖啡。”孩子们恍然大悟……。回顾我们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了教师的合理把握和巧妙运用,才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更完美的知识,才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富有成效。

第三、变“质疑”为“切入点”, 演绎灵动自主。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是由于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是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因此我们要珍视这种质疑资源,善待他们的“插嘴”,“接住学生抛来的球”,并调整思路,激励点拔,“把球再抛给学生”。一次,在PEP 五年级下册六单元B部分关于A Field Trip的对话学习中,突然有学生举手问道:“All the friends are here,why isnt Sarah here?”天啊,备课时也没有预设这样的问题呀。谁知问题刚一提出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May she is fishing.Maybe she is collecting leaves.Maybe she is doing an experiment…”学生们的猜想精彩纷呈,一个简单的质疑激起了他们无限的兴趣,让练习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洞察,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使教学流程在动态生成中即时“变奏”,让预设目标在生成中随机“升降”,让环节推进在生成中相应“增删”。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