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改的必然走向 |
刘友林
刘治华 |
【摘要】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一场教育信息化的革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迫在眉睫。置身教改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进行?本文详细讨论了信息技术导致的学科教育的革新,并对信息技术教育诸方面进行了定位,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既是学科教改深化的必然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教改
信息素质
信息文化
人类在走入新千年之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将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则是首当其冲。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凭借着他们已有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在这方面已落后于发达国家,但落后得并不远,因为从整体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所以,要迎头赶上发达国家是完全可能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也强调了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从中小学就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争取早日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信息技术教育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促进其信息社会化的进程。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内容:
1、一个宗旨:促进学生信息社会化进程,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一个基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是通过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的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的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
3、两个方面:A、就教育目标和内容来说: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B、就教育手段和方法来说: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活动。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信息化的进程,立足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一手抓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两手硬,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取得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优化效果、培养出千千万万的信息社会合格的公民,使我们国家豪迈地屹立于21世纪民族之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我们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宏观上来讲,信息技术教育置身于怎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从微观上来讲,身处教学改革大潮中信息技术和教改的关系是怎样的?亟待深入的教改该如何“走”?刚刚起步的信息技术教育又该如何“走”?对这些问题的分清、解决是决定教改成败、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取得预期优良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问题让教改举步不前
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原因在哪?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彻底,严格地说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伤筋动骨大手术”。这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①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②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③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跨入素质教育的阳光地带;④忽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2、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材“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但相互之间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模式,更有甚者是你抄我,我抄你,创新成为了奢谈。
3、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设备,像语音室、闭路有线电视系统等等不一而足,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被闲置在电教中心,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教学方法:在教改中我们推出了不少的新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最终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都未能推而广之。
5、教学模式:深受前苏联学者凯洛夫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它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仍未能摆脱其“阴影”。
三、整合——教改新思路
1、整合:时代的潮流
因特网的日益普及,标志着信息社会业已来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着历史的车轮声呼啸而来。人类社会由此从工业文明逐渐进入信息文明。这当中,因特网扮演着多种极为重要的角色:①扮演人类有史以来信息存储、传输、加工和处理效能最强的角色。因特网让传播学泰斗麦克鲁汉的著名论点“媒体就是信息”得以最典型和完美的体现。西方传播学界由此正在发动一次对麦氏理论全新认识的学术运动。②扮演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摧毁和创新力量的角色。因特网犹如一把双刃剑。人类如果能善待它的话,那么人类将进入天堂(地球村的出现就是一例);人类如果不能善待它的话,那么人类将进入地狱(“爱虫”病毒就是一例)。③扮演人类有史以来,优化、重组人类一切社会资源能力最卓越的角色。换句话说,因特网就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整合工具、整合力量。而因特网得以成型的技术支持便是信息技术。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才是真正的整合工具、整合力量。从现实来看,人类文明的几大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在因特网的巨大的包容性面前,正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世纪合并就是一例。甚至有人惊呼“因特网的出现使其他媒体变成泡沫”。另一方面,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股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调整等结构调整的洪流。整合是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大潮流。置身时代中的教育也难以例外。
2、整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科为中心或以分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有课程已成为阻碍教改推进的绊脚石。打破这种僵化的课程体系已刻不容缓。要从原有的体系中突围出来,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方法。学科之间、学科内的整合是到目前为止为教育界所认可的解决思路。这里所说的整合,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
①学科间的整合:在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树立课程总体结构的观念,关注不同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从而打破“学科中心”或“分科主义”的定势。例如,日本学者彦中彦教授就把日本初中阶段课程总体分成三大块:(I)人格发展领域,包括“心理辅导”、“集体咨询”、“教学集体”、“人际关系”、“课堂讨论和自学”等;(Ⅱ)沟通、学习技能领域,包括六大技能:(A)阅读及相关的学习技能;(B)听、说、问的技能;(C)写作技能;(D)数量化技能;(E)主要学习工具的使用;(F)问题解决与迅速处理信息的技能。(Ⅲ)学校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有四门主要学科和一种综合学习组成,其中,主要学科为语言技术、数学、理科、社会课;综合学习被称为“主要知识领域”,如跨学科学习和专题学习。
②学科内整合: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部署来看,除学科间的协调和整合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学科内的协调和整合。譬如,对于“科学”的理解可以分成“描述式理解”、“定性式理解”、“定量式理解”、“符号式理解”等若干阶段,理科课程的设计者需要据此作通盘考虑。新课程的设计将以“学科群”为导向,并以此来编织课程体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科的界限不应当是实线和直线,而应是虚线和曲线;同时,学科的学习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灵活地变更,并应当给超越了学科框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予以支持和保障。
3、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改的必然
从上述分析可知,学科整合业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整合犹如春风即将吹绿日显颓势的原有教学领域,并必将革新现有的学科观:①学科是注重知识之间整合,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②学科的框架是假设性的、动态变化的。学科的名称、结构、内容随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学科的框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育课题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③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超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既然,信息技术教育被列为一门必修的中小学学科,身处教改中的它,整合的阳光如约而至。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以历史的必然翩然走入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界的视野。
四、整合让学科教育插上翅膀
整合包含两个过程。其一、通过整合对原有领域各个矛盾的分解、化解,表现为一个去旧的过程;其二、在去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成出新体系,表现为出新的一个过程。整合实则就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新)的过程,一个扬弃的过程。那么,整合到底该怎么来进行呢?
1、物质层面的整合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信息化趋势,必然要求对现有的教育领域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而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实现的技术载体,对教育的信息化改造非它莫属。就现实来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正日益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如多媒体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比较多的是以一种呈现、展示课程内容的面貌出现的(教育信息的展示平台),而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成熟,它将以一种智能化的教、学的平台而出现,真正地实现个别化的教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认知工具。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将提供各类学科学习的智能化平台。这是从物质技术层面的整合。
2、精神层面的整合
①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石(阅读、写作、计算)的整合:
(Ⅰ)阅读方式的整合: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从纯文字阅读发展到多媒体阅读;
◆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Ⅱ)写作方式的整合:
◆从手写走向键盘、鼠标、扫描和语音输入写作;
◆从纯文本写作到多媒体写作;
◆从线性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与电子资料库对话式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
(Ⅲ)计算方式的整合:
◆从阿拉伯数字代码和十进制数学计算走向基于0、1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读、写、算融为一体;
◆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产方式、教育模式。
②信息技术对学习文化氛围的整合
信息技术文化使得学习者超越了只是信息的接受器与处理器的处境,而成为学习事件过程的参与者,使学习成为真正的现在进行时。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从而打破教师在学习事件中的垄断地位。同时,由单向的传输变成双向的互动,信息技术的最大特征交互性充分地展示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改变了原来的控制与被控制、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成为摧毁旧有僵化和不民主教学体制革命性的力量。信息技术让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得以彰显。
③信息技术对文化类型的整合
一般说来,在我们国家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对个性主义有所忽视。信息技术的融入将会使这一现状得到很大的改观。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以文化的形式积淀下来,在整个民族烙下的心理印痕至今未能完全褪去,因此单一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大量存在,而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使多元化得到发展。信息技术让个性文化、多元化得以张扬。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领域中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天分得以展现出来,让他的个性得到健康、充分、自由地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求,允许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存在。
④信息技术对文化内容的整合
在工业文明社会中,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有知识,要看他是否能够流畅地阅读、理解以及书写各种书面文字,那么在信息文明社会中,又该以何标志来衡量呢?我们认为,一个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应该具有信息素质或称之为信息文化。信息文化包含四个层次(详细内容见后文)。信息文化的培养,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事,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都应该也必须关注的事件。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我们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我们必然地要去渗透信息文化的培养。如: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该学科的学习。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信息素质和提升信息文化修养的过程。
那么,信息技术对我们的教学到底带来哪些革新呢?
3、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革新
①对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的革新(现在学生可以自主获取知识);
②对教师与学生、课程之间同步的革新(现在可以实现异步教学);
③对学习资源利用机制的革新(教育和学习的空间现已被极大地拓展);
④对“齐步并走”非个别化教学的革新(现在个别化教学理念已经具有了可操作的现实);
⑤对教学反馈滞后性的革新(现在已能做到实时反馈);
⑥对呈现事物过程的革新,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既能对其烛幽洞微、明察秋毫,又能观其大略。
一方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所产生出来的革命性的力量,将打破旧有僵化教学体制的枷锁,优化、重组后的新体系所焕发出来的“青春魅力”让学科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在整合观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各个层面该如何定位呢?
五、信息技术教育定位
1、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定位:
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定位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一个教育理念;二是确保三个转变。
①确保教育理念的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包括两个方面:
◆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未来生存和创新的工具,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到把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搭建全社会公民与信息技术和谐的生态文化的基地。
◆在实现信息技术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对一小部分在该领域有天分的学生实施精英教育。
②确保做到三个转变: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到利用信息技术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的转变;
◆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从传统的课件制作到注重课程的整合的转变;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单纯地教授技术,到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的转变。
教育观念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观念一旦有误,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表现在教育领域内,尤为典型。因为教育是以一种批量化的形式进行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轻则影响一批学生,重则影响一代甚至几代学生,通常还伴随有后遗症。因此,进行准确的教育观念定位,将为后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发、利用、设计、管理、评价提供方向上的保证。
2、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目标分为四个层次:
①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未来;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知识,信息技术对工作、社会的影响等;
②信息技术能力:获取信息、传输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
③信息技术观念:尊重知识的观念,惜时如金的时间观,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的空间观,立足今天,面向明天的未来观,创新的观念;
④信息技术道德: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等问题,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为人类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使命感。
上述四个层次便构成了信息素质。我们的目标也就是为21世纪输送合格的具有信息素质的新公民。当然,这只是一个总的目标、一个导向性的目标。无论哪类学校它的教学条件如何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就具体目标来说,各级各类学校可依据实情设定。
3、信息技术教育形式定位:
信息技术教育形式应该由“专门课程式”向“与其他学科渗透式”转变。多年来,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都是采用专门课程的形式,把信息技术教育和其它学科教育分裂开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革新原有的教育形式,在开设专门课程的基础上(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意识、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教育,运用各种信息工具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定位:
①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内容的优化、组合。依据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内容的关联性特质来实施相互的整合,如信息技术中的汉字录入就可以和语文教学中汉字书写整合起来、信息技术中的键盘操作就可以和英语教学中字母练习整合起来、美术教学可以利用画板软件来开展等。我们完全可以从各种学科和信息技术内容的内在关联性来展开优化、组合。当然,这需要学科专家和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鼎力合作才能圆满地实现这一构想。
②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可以以作品实现来划分章节(单元)。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以若干电子作品制作形式来编成一本教材。用电脑写一篇英文文章、写一篇中文文章、收发一个E-mail、用画板软件画一幅画等来组成一本教材。
③信息教育教材必须多元化、本土化。这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和对其投入经费的悬殊差异,由此而带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造成的。面对这一现实,我们不可能在全国普及统一教材,要因地制宜教材本土化,而且随着教育个性化趋势的彰显,以后我们的教材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这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它的实现指日可待。)
④信息技术教材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是动态的。信息技术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用“一日千里”来描绘它的发展速度毫不为过。因此,我们的教材必须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更新其内容。否则,会误人子弟,遗患无穷。为此,我们的教材内容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是动态的。(教材不能及时更新,这是我国现存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病。信息技术教材决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由这一特性,自然而然会引出另一特性——教材的模块化。
⑤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要以模块化为导向。教材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性分门别类整理,一个门类就是一个模块。完整的教材就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编教材如同搭积木,一块积木代表一个模块。教材实现了模块化后,它将为我们跟随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同步更新教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5、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定位:
①信息技术教育要打破现有班级建制,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重新分班学习。因为现有班级是按入学先后来划分的。但现实当中,由于学生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分化日益明显,造成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以信息技术水平来划分班级,展开教学。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小班制来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②值得借鉴的“项目活动教学模式”。项目活动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学习竞争和协商合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效果显著。该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以“模块组合”为课程教材结构;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力;以信息加工处理为基线;以小组协作和教师引导为控制与导航途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电子作品评价为主要考核方式。
6、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定位:
①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必须突出对动手能力的考查和评估。由此,评价体系要一改以往注重知识掌握而轻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模式,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②从试卷考试到电子作品的评价的转变。在此,有很多人会担心,如果不进行知识、理论层面的考查,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系统。应该说,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具体到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阶段,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电子作品是信息技术知识的物化形式,你不懂信息技术知识你也就无法从事电子作品的开发。而且,考查电子作品还能考查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展现个人的风格。如果是大型的电子作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互相合作能力。这在现有的考试当中是难以实现的。
③不仅要评价学习的结果,也要评估学习的过程。我们现有的考试,都是对结果的评价,少有对过程的评价。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这一想法,使得我们的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④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化。正如以上所述,我国现有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必须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地域,必须因地制宜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制定适合该地域的评价体系。
整合犹如一柄手术刀,能够对推进中的教改的诸多矛盾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解析、梳理、化解,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得以明朗,使得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整合是黏合剂,将解析后的条条块块以新的结构模式进行优化、重组,融合成新教学体系。整合是催生剂,将催生出新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学体系,打破现有僵化的信息技术教育体制。整合又是催化剂,它将加速学科教育推陈出新的进程。学科教改经由整合之路,方能深入下去。同时,整合所开辟出来的新大道,也将把信息技术教育带入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2]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12期
[3]钟志贤,《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