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历史
 
主页
资源库
作品欣赏
七巧板乐园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初再演变成七巧图。

   “燕几”包括两张4X1的长桌,两张3X1的中桌和三张2X1的短桌。

   “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的几(图一),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 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

图一:蝶几图

    七巧板的发明可能在18世纪初,源于蝶几。将图1中的蝶几样法取右半部,再切割两刀即成七巧板(图2)。七巧板很快传往日本和欧洲。在欧洲1805年编的书目中已收有介绍中国七巧板拼图的书。日本七巧板的分割方式略有不同(图三)它应该是采用蝶几样法的 中心正方形补充分割而成。

图二:中国七巧板

图三:日本七巧板

    在欧洲,大约在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 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在意大利出版的书中还介绍了中国历史。在这些书的前言中说:这是一种男女老少、达官贵族、平民百姓无不咸宜的消遣游戏,而且它不像其他赌具那样会让您输掉钱财。

    荷兰作家高罗佩在他的小说中写了一个哑巴男孩用七巧板拼字来补充他的手势。据说法国拿破仑被放逐后就常常玩七巧板来消磨岁月。

   七巧板传往欧洲至今风靡不衰。1978年荷兰人JoosfElffers编写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网页制作:徐碧莹       e-mail: sarahtsui@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