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

    《分类》作为一个单元出现,比现行义务教材内容更充实、更丰富了。本单元教学分类的两种方法,本节课打破教材编排,把分类的两个课时融在一起,教学分类的意义、作用以及按一种标准分类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也能经常接触到。从一个学生的生活小片段来引入本节课。这样做主要是给学生创设情景,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我们从学生生活引入,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一个小朋友在放学后在家里学习、玩耍的活动和后来的整理房间,使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数学,并引导学生猜测这个小朋友会怎样摆放物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在电脑里帮助这个小朋友把物品分类,整理好房间,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体验分类的作用和必要性。

    练习中,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练习六1~3题,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渗透了集合思想。第1题涂颜色,要渗透美感;第2题在电脑里把物品拖到正确的位置,做对的电脑还会奖励。补充练习,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帽子。发散练习中,让学生用学具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把你用的学具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体验分类的技巧。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节教材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思想。因此教学中,我做到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设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学习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