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第一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校本研究

主页 上一层

 

 

“生本”教育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本”教育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生本”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生本”教育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以下是我的几点课堂教学体会。

  一、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生本”教育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创设“生本”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生本”教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与“生本”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学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生本”教育所倡导的。在“生本”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与“生本”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让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倡导“生本”教育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生本”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游戏:你们桌子上都有4个苹果,请你把它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怎样用一个算式和数字来表示。(学生1:4÷2=2个)然后再接着把1个苹果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么放?(学生分组切、摆后,学生2:1个都不够,还放几个?学生3:每个盘子放半个的半个,是1/2个)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导出本节新知识。最后再把1个苹果平均放在四个盘子里,怎么放?每个盘子放几个?(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学生4:每个盘子里放半个的半个,用分数表示我想应该是1/4个)。此教学环节通过创设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具体的操作实践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分苹果中观察、感悟、交流、探讨突破了“平均分”这个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面对“生本” 教学,我们要充分理解“生本” 教育教学的要求,要树立“生本” 教育理念,把握好“生本” 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本” 教育下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生本”同行,一起成长。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刘永东  赵凤祥    fnyxly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