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趋于衰落时期的土地主,主要靠地租剥削农民。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商品货币经济已较为发达,住在城镇的他利用典铺获得利钱,并像当时的贵族、商贾、地主们一样,把白银作为财富的标志。经过苦心经营,终于“家有十多万银子”。但他仍欲壑(hè)难填,为了积聚更多的钱财,他费尽心机,忧劳成疾。
小说没有直接描写其丑恶、狠毒的剥削活动,而是主要表现他为了积累家产付出的忧劳。他对自己已经或没能把握的钱财疑虑重重,百般算计。他的妻子王氏在典铺里有一笔利钱,严监生表面上不管钱的花用,实际总在算计这些银子的去路,除夕之夜,受惊的老猫撞了床顶的大篾篓,露出了一封封白花花的银子,严监生又惊又喜又叹,不禁脱口而出:“我说她的银子哪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聚积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说罢便痛哭流涕,并盛满一盘干枣,祭在亡妻灵前。王氏病重时,严监生与赵氏双拜天地,何情之有?而此时哭祭,不过是对王氏留下的银子的感激而已,只有金钱才能打动他那颗冰冷的心。此桩事情了却,然而严监生还有不放心之处,他带病“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鼓”,病得饮食不进,还忧劳不止,仍硬撑着要在“家前屋后走走”,检查、守护他的财产,直到卧床不起,还“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对金钱的贪欲是如此地折磨着严监生,使他那颗渺小的心时刻都在铜钿银里挣扎,痛苦得不得安宁。
严监生不仅贪婪成癖,而且也十分悭(qiān)吝刻薄。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拼命地节制生活费用,使他骨瘦如柴,仍“舍不得银子吃人参”,金钱的份量已远远胜过生命。
最后,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伸着两个指头”,是什么使他“两眼睁得溜圆”,割舍不下这个世界呢?原来屋里唯一的灯点着两根灯草,他“不放心,恐费了油”。弥留之际,严监生竟还舍不得让两根灯芯发光,照着他走下地狱。作者用此绝妙的细节,点画出严监生扭曲
、变态的心灵,使骨瘦如柴、响着痰喘、颤巍巍伸着两个手指的他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独具特色的吝啬鬼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