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山区大磡小学      张丽娟

 

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最后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自言自语、盯着”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①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②理解故事的大意,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3.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复习生字

这个寓言故事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

                                

三、图文对照,感受“可爱”

1.(出示课文插图1)谁来说说小葫芦长什么样?

 

2.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画出来有关的语句。(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生自由读,不同形式读。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4.这句话直接写出小葫芦可爱,看标点是什么?(叹号)叹号怎么读?
  指名读、不同形式读。

5.找出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喜爱的语句(每天、几次、盯着、自言自语),体会喜爱之情。

 
四、首尾对比,了解结果
 1.出示两幅插图,看图对比,说不同。

2.指导读出难过之情。

 

五、交流探讨,领悟道理

 

1.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你知道“虫——叶——葫芦之间的关系”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

 

2.小组交流、讨论,学习。

3.汇报解疑。

理解反问句的意思,懂得用法。

展示课件“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讨论:“虫——叶子——葫芦”之间的关系。

4.再次交流讨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你读懂了什么?

 

 

六、欣赏数字故事:

七、延伸拓展:

必读篇目:《蚜虫对葫芦的危害》、《驴喝露水》、《羊妈妈收菜》 ;

选读篇目:《防微杜渐》、《小红的橘子树》、《映在水中的影子》、

《三个旅行者》 ……

八、编写故事: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