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9-05-27 16:28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七年级下 | 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授课教师:朱琪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原因、影响因素之后,重点学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阐述。本课补充了联合利华从上海→合肥的产业转移的具体内容、整个上海地区产业迁出和合肥地区产业迁入的总体概况,概括产业转移对迁入区(上海)和迁出区(合肥)的影响,再以具有代表性的东亚进行普遍性的总结提升,得出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课前对联合利华产品及企业历史的调查,课上汇报,清楚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提升地理实践力。 2. 通过对“联合利华”具体产业转移案例及相关图文资料的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入区、迁出区的有利、不利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 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 结合案例,明确产业转移促使区域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落实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
教学重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了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在区域地理和选择性必修3的学习基础上对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具有较好的读图,依据图表、文字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障碍:学生对产业转移了解较少。同时对于区位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本质理解还不太透彻,还只是停留在因素影响部门或因素简单影响某一生产环节的水平上,而不能将区位因素作为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和产业生产特点对区域环境的要求相对应,因此无法抓住主要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概念学习



探究问题-【布置学生活动1】



探究问题-【布置学生活动2】



探究问题-【布置学生活动3】



拓展提升



巩固联系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