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夜色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9-04-24 18:14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一年级下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夜色》是一首儿歌。用第—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样美好,“我”不再怕黑了。整篇课文语言富有童趣,生动地表现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 理变化。 课文两个小节最后的省略号, 不仅使诗歌语言显得凝练,而且还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朗读这首儿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童年成长的快乐,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而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 诗歌共有两小节,前后对比着写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第一小节用具体事例描述“我”的怕黑,两个实力都用了“一……就……”的句式,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第二节讲“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发现夜色的美好,诗歌生动、活泼地写出孩子眼中的夜色: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本单元句子学习的重点是“读好长句子”,虽然没有在课后出现这一要求,但第1、2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需要进行指导和练习,能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 这首儿童诗还有一个语言现象,就是在每小节的最后都用上了省略号。这个省略号,不仅使诗歌语言显得凝练,而且还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写“晚、笑、再”等3个字。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读懂诗歌的意思,借助关键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重难点
读懂诗歌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及阅读能力。另外,由于本班日常经常朗读《日有所诵》,学生的语感相对较好,在读通长句子方面难度较小。此外,“害怕黑夜”这一主题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也联系紧密,容易引起共识,在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通过生活实际的代入深入理解诗意,进而体会诗中所要传达的道理。

教学过程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