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花脸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8-01-05 09:30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六年级上 | 教材:北师大版(2016)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花脸》是中国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这篇课文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色彩,时间正好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这本身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充满了吸引力。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花脸”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道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是很有内涵的生活哲理,语言平实、通俗亲切,感情充沛。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喜欢过年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结尾才道出了这一祖传经验,从而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叙事跌宕起伏,有喜有哀,看似不经意的行云流水般进行叙事,却是动了一番心思的精心而巧妙的安排。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俱特色。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借助字典、词典或扫清文字障碍。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心理的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从中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从中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从中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
学情分析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本篇课文学习起来并不是很难,但是本文的篇幅较长,如果面面俱到,学生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教师的教学目标,自学和教师指导相互结合,本文的闪光点必然会被学生发现。

导入


教师支持
一、导入 1、谈话话题:过年时,大家都喜欢干什么? 2、组内互相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 4、顺势导入:中国新年的魅力,让所有的中国人被深深地吸引着,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像同学们一样的小孩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冯骥才的《花脸》,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幻灯展示花脸,说说“花脸”。 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角。花脸是俗称。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课文中是指类似净角脸谱的面具。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需要记忆的词及其读音: yǎn lǐn duō zī chuō xiāng 俨然 凛然 咄咄 龇 戳 镶嵌 2、需要理解的词 俨然:形容很像。 凛然:严厉、严肃。 咄咄逼人:形容说话伤害人,令人难受。 艳羡:羡慕。横刀立马:形容非常英武。 张牙舞爪:形容野兽的凶相,多用比喻人的凶恶样子。 霎时:形容短时间。克制:克服。 四、在读课文,理清结构。 文章大体结构一般是“总----分----总”,据此文章分为三部分。 1、童年过年的魅力,引起下文 2、写我买花脸,演花脸及因演花脸惹祸和遭惩罚 3、总结对于孩子来说过年的魅力更深一层的缘故。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看文中讲了关于花脸讲了几件事情?其实这是围绕一个词来写的,大家讨论一下? 1、学生默读 2、学生总结归纳 (一)讲花脸 (二)买花脸 (三)演花脸 3、总结作者感情基调——喜欢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品读课文


教师支持
感悟文本 ,体会感情基调。 讲花脸 买花脸 1、文中多处表达了我对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 “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 (1)、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2)、回家的路上,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立 ,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 (3)、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 (4)、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5)、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2、重点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2)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展示 3教师指导 4集体展示 3、仿照对于关羽花脸的描写,重点练习。 演花脸 (自学为主)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闯祸的过程。 2、划出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我坐在地上吓傻了,等候爸爸上来一顿狠狠的揪打。 2每每从眼孔里望见爸爸阴沉含怒的脸,不再觉得自己是关老爷,而是个可怜虫! 3、分析写法的特点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练笔 提示:学习了本文后联想自己的童年生活,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说一说,并提炼出其中的积极意义。 1、 组内讨论 2、 交流提纲 3、 简写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