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鲸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7-03-28 12:56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五年级上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常识,进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长大献身科学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朗读课文。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常识,进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长大献身科学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形体发生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环境变化这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学情分析

课程导入


教师支持
同学们,鲸是什么动物,你了解它的什么情况,请给同学们谈一谈。自由发言。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鲸的图片,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的发言。 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胎生,形状像鱼,体长可达30多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鲸的肉可以食用,它的脂肪可以制油,用于医药和其他工业。鲸也叫鲸鱼。我们这篇课文对鲸的知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解决字词


教师支持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以下几个字的字形和笔顺,容易出现错误,要提醒同学注意。   “吨”字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一、 屯;   “齿”字上面是“止”,下面先写“人”,而“人”的“ ”要变成“丶”,最后再写“凵”。   “乳”字左边不是“豸”,而“孚”,左下是“孑”;   “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 ”,右半边的笔顺是 。 3.出示幻灯片,辨字组词。   肢(肢体) 吨(万吨) 肺(肺部)   枝(树枝) 顿(顿时) 柿(柿子)   胎(胎盘) 喷(喷水) 乳(乳汁)   抬(抬扛) 愤(气愤) 貌(容貌)   滤(过滤) 脑(脑袋) 捕(捕获)   虑(考虑) 恼(烦恼) 哺(哺育)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这部分学习内容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一是请同学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课堂上讨论;二是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1.解释部分词语。   上腭:口腔的上部,通称为上膛,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   宽敞:宽阔、宽大。   捕获:捉到、逮住。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用母体的乳汁哺育初生幼儿,绝大部分是胎生。 胎生: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叫做胎生。 鳍:鱼的运动器官,按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   吨:重量单位名称,一千公斤是一吨,合二千市斤。   前肢、后肢:课文中指前脚、后脚。肢,手、脚、胳膊、腿的总称。   适应:适合当时的生活环境。   退化: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逐渐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本课指鲸的后肢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锋利:尖而快。   号称:扬言、宣称的意思。带有夸张的意味。   判断:断定。   逃窜:慌乱地逃跑。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2.辨析词义,区分近义词、反义词。   教师出示词语,学生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适应(适合)锋利(锐利)   窜(逃跑)宽敞(宽阔)   (2)反义词:   一般(特殊)安全(危险)   宽敞(狭窄)笔直(弯曲)   退化(进化)细高(粗矮)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1.指导学生朗读,了解课文是按不同方面写了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这三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课文分为三段。   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介绍鲸这种动物的文章,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   (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鲸。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   很显然,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这样的文章往往以内容的不同来区别段落。也就是说,这种课文只要把相同内容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就可以分清段落。下面请你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划分段落。前后桌同学可以讨论,并说一说这一段的段意。   (这篇课文按照不同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了鲸非常大,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   第二段(第3自然段),写了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写了鲸的生活习性。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布置作业


教师支持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词语。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导入新课


教师支持
《鲸》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它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鲸,使同学们对鲸这种动物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请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课文从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来介绍鲸的。)   板书:特点种类习性   请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把鲸写具体的。   (作者抓住了鲸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鲸的特点呢?我们逐段分析课文。
学生活动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分析全文


教师支持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介绍了鲸的形体大,而且不是鱼,是哺乳动物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介绍鲸大的呢?   (作者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了鲸比大象还要“大得多”。又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由重量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条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更具体生动地证明鲸的确很大。是通过数字说明这头鲸只有4万公斤重,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有16万公斤重。)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我国捕获的这头重4万公斤的鲸有多大,再想象比它还要重12万公斤的鲸有多大。   这么大的鲸生活在大海中,因为它样子像鱼,人们叫它鲸鱼,可它又不是鱼,这是怎么回事?   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选择一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很早以前的鲸不是鱼的样子,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海洋生活,鲸的前肢“变成了鳍”而后肢“完全退化”,这样的变化经历很长时间,鲸终于“变成了鱼的样子”。可是鲸的身体内部并没有什么变化,因此,现在的鲸就成了鱼的样子,可还不能说它是鱼。)   鲸的样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鲸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环境造成的。因为环境由陆地变成了海洋,鲸为了生存下去,就慢慢地由爬行变为游动。)   环境的变化是促使哺乳动物鲸由爬行变为游动,成为鱼的样子的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个进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哪些词说明了这一点? (漫长、很远、很长很长、渐渐)   2.小结鲸的特点。 这一段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鲸的什么情况?请一位同学简单地说一说。   (这一段先讲了鲸大,又讲了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课文中哪个词让我们明白了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其实”这个词否定了鲸是鱼的说法,证实了鲸是哺乳动物。因为“其实”的意思是“实际上”或者是“本来就是”。)   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把鲸的大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的呢?   (作者把人们熟悉的象和鲸做比较;用十几头猪的重量和鲸的舌头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坐在鲸的嘴里看书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鲸相比。还多次举出具体的数字使人具体了解了鲸到底有多么大。也就是说作者运用了比较和列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这样写非常形象、生动,使陌生的鲸变成了熟悉的事物,这样容易理解。)   板书:大 哺乳动物   比较 数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这一段主要讲了鲸的种类,请同学们齐读,然后说一说鲸的分类。   (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牙齿的须鲸,一类是有牙齿的齿鲸。)   这一段内容虽然很少,但了解这部分知识对学习下一段很重要。   板书:须鲸 齿鲸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又抓住了鲸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呢?   (作者按顺序写了鲸的食物、鲸的呼吸、鲸的睡觉、鲸的生长四方面的内容。)   在介绍这四方面的生活习性中,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这四个方面是分自然段来介绍的,每一方面都是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来写的。)   板书: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2.找四位同学朗读4、5、6、7自然段,理解鲸的生活习性。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鲸的生活习性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重点词语,想一想。 (须鲸的主要食物是虾和小鱼,而且一顿可以吃2000多公斤,这里用具体数字写出了须鲸吃得多。齿鲸的主要食物是大鱼和海兽,因为牙齿锋利,所以很凶猛。)   (鲸主要是用肺呼吸,这一点也是同鱼有区别的。)   (鲸睡觉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鲸是胎生的,是靠吃母鲸的奶长大的。而作者用具体数字说明鲸长得很快,寿命很长。)   长须鲸和齿鲸在生活习性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它们的相同点是每天都要睡觉,都是胎生的。) (它们的不同点是吃食物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喷潮时水柱的形状不同。)   介绍鲸的生活习性时,作者抓住了一个什么重点从四个方面来写的?   (作者抓住了鲸是哺乳动物这个重点来写的。) 师: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   (鲸虽然生活在海洋,但鲸是胎生,用肺呼吸,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所以说鲸是哺乳动物。)   师:鲸的生活习性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鲸睡觉最有意思。)   想象一下,把鲸睡觉的样子用示意图表示。   可以找几个画画水平高的同学,在投影片上画,然后打出来给同学们看,活跃课堂气氛。   3.小结第三段,体会写作方法。   这一段主要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写具体的呢?   (作者运用了数字把内容写具体的。)   板书:数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齐读课文


教师支持
齐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数字在课文中所起的作用。   谈一谈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中写鲸的大小及小鲸的体重,须鲸进食的重量等都是用列举数字的方法说明的。这样写能够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鲸是庞大的动物,并给人留下具体、真实的印象。)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总结全文


教师支持
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这篇课文从三个大方面介绍了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作者用比较和列举数字的方法具体地介绍了鲸很大,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哺乳动物会变成鱼的样子呢?又讲了鲸的进化过程。为了进一步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作者又从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生活习性来具体介绍。而生活习性上,不同种类的鲸是有区别的。所以,第二段着重介绍了鲸的种类。由此可见,《鲸》这篇课文结构上不仅清楚,而且是严谨的。   同学们,这篇课文之所以写得清楚明白,容易理解,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抓住了每一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也就是说,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事物,这一点就是我们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   板书:抓住事物的特点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