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型玻璃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7-03-28 12:55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五年级上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正确读写“新型、陈列、博物馆、急促、企图、犯罪、特殊、即使、打碎、改变、集中、对付、研制、奇迹、图纸、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4、了解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发展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发展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课程导入


教师支持
师板书“玻璃”,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师可以根据情况补充普通玻璃的相关用处。有些用处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新型玻璃所具有的。 师板书“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1、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3、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标出不理解的词语,评议读书。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5、理解词语。查字典,理解词义。 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害。 报警——一般指报告紧急情况。本课指发出紧急信号。是动词。 警报——发出的表示有危险的信号。是名词。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自动窗帘”——就是指变色玻璃。 “问世”——词典中解释是指著作等出版跟读者见面。联系上下文本课中的“问世”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6、默读课文,用心思考: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做批注。(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1、夹丝网防盗玻璃 2、夹丝玻璃 3、变色玻璃 4、吸热玻璃 5、吃音玻璃 )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巩固字词


教师支持
1、出示生字“盗、嫌、夹、恙、藕、粘、噪、废”,引导学生识记,交流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 2、挑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后再编个有意思的句子等。听写生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玻璃的由来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3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产玻璃!”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经高温制成的。熔体在冷却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大而得的不结晶的固体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准备课外材料
活动资源

复习导入


教师支持
1、复习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书中介绍了哪五种新型玻璃?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一) 1.引读“夹丝网防盗玻璃”,完成表格 名 称 特 点 用 途 2.讨论:“夹丝网防盗玻璃”为什么能防盗?读了这一段还有什么问题吗? 3.画出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为什么能自动报警的原理。 4.讨论归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那些特点? 5.板书:夹金属丝网连报警器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讲读分析第二段,理解夹丝玻璃的特点。 1.默读课文,注意有关写特点的词语句子,并用心把它记住。 2.合上书,出示填空,指名板演。 这种玻璃非常(),受到()它仍()。即使它遇到更大的冲击破碎了,玻璃碎片仍然()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检查练习情况并讨论: 猛击怎么击?(用动作表示) 恙是什么意思?(疾病)安然无恙呢?(原指平安无事,没有疾病,现指玻璃没有遭到损坏,完好无损,说明它坚硬。) 什么叫“藕断丝连?粘能改为连吗?(原指藕断了,丝还连着,现指玻璃碎片粘在一起,没有分开。) 齐读填充的内容,注意“仍“和”仍然“两个词的用词准确。 3.讨论归纳:夹丝玻璃有那些特点?(板书:坚硬  碎片能粘连)正因为它有这些特点,所以用在高层建筑中,能保证安全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自学三、四、五段 1.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是一种新型玻璃,用我的口气来介绍,先读 懂课文,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特点,然后努力把他的特点说清楚, (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任意选一种)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5.讲评。要求: 1)特点是否抓住 2)是否用我的口气 3)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6.概括两种玻璃的特点。 7.板书: 吸热玻璃:阻挡阳光、冷空气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 解释“分贝“——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小组合作


教师支持
小组合作,找一找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分析段落


教师支持
1、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懂得,主要说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2)这段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2、更多的奇迹”要靠谁创造?就靠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创造者、发明家,你们想不想发明更多的新型玻璃来为21世纪建设服务?你想发明什么更新型的玻璃?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练习写作


教师支持
《未来的房屋》或《未来的汽车》······,用讲故事的写作手法仿写片段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能自我清洁的玻璃 东西用久了都会沾染上灰尘,纵然是表明光滑的玻璃也不例外,天长日久,它也需要人们为之清洁。小件的玻璃器皿脏了洗洗擦擦并不困难,可是擦拭外窗玻璃却是件麻烦的苦差事。特别是高层建筑上大块大块的玻璃,那恐怕还得让专业保洁公司的空中“蜘蛛人”来做清洁,既烦琐又危险。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把擦拭玻璃窗的不便与危险都统统抛开了,因为美国科学家们已研制出一种叫“莲花”的特殊玻璃,它能够借助自然界的力量自我清洁。 “莲花”之所以能给自己“洗澡净身”,就在于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技术,加入特殊的成分烧制而成的。一旦污垢附着到“莲花”身上,它的表面就会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电子空穴对。紧接着,电子空穴对又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相作用,产生负氧离子和氢氧自由基。在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莲花”将附在其表面的各种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最后,“莲花”又经过雨水的洗礼,涤荡掉从其表面脱落的剩余污垢,洁净的外表再次熠熠生光。 也许有人要担心,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莲花”表面的特殊物质是否会逐渐消失,到时候它是不是又变回普通的玻璃。为此,科研人员解释说,这种特殊物质在整个自我清洁过程中只起催化作用,本身不损失,“莲花”披着的这层外衣永远也不会褪色。 不沾水的玻璃 刚刚说到了能自我清洁的玻璃“莲花”,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像荷叶般不沾水的玻璃。 说起荷叶,我们可能都不会陌生。夏日里,它就像一支绿箭,笔直地挺出水面;它又像是一位曼妙的凌波仙子,随着清风起舞。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荷叶是滴水不沾的,凡是落到荷叶上的水珠都会顺着它那光滑的叶面滑落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荷叶效应”。然而,这个效应在和荷叶一样光滑的玻璃身上却行不通。普通玻璃上如果附有灰尘,当水流过时,尘埃会吸附这些水珠,玻璃面就会沾满水滴。这也是为什么下雨天玻璃窗模糊不清的原因。最近,人们终于发明了一种不沾水的玻璃,玻璃也终于能产生出“荷叶效应”了。 神奇的不沾水玻璃和普通玻璃在构造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表面多了层高科技的纳米涂层。你可别小看这层薄薄的纳米涂料,它混合了纳米二氧化硅、磷酸钛化合物、氧化锡三种物质,具有超亲水、防静电、防雾、防结露等特性。其中的超亲水特性最令人不可思议,水会始终紧贴玻璃表面流动,遇到尘埃则会把尘埃也一起带走,使得整个玻璃面滴水不沾。 这种玻璃的用途很广,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比如说,司机朋友们就再也不用为下雨天发愁了,因为即使车窗外的雨再大,雨水也会统统顺着玻璃淌下,丝毫不妨碍人们前方的视线。可能等到不沾水玻璃上市的那一天,雨刷器就要被彻底淘汰了。 可代替窗帘的玻璃 你为自己的卧室安装窗玻璃时,都面临过是安装普通透明玻璃还是有色玻璃(或者毛玻璃)这样的两难选择吧。普通玻璃可以让室内光线充沛,阳光灿烂,但是它也让你的生活中的隐私暴露得一览无余;有色玻璃(或者毛玻璃)虽然让你留够了私人空间,但它却有着不透光的缺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们往往无可奈何地选择妥协:在窗玻璃后面拉上一道厚重的窗帘! 也许不久后,这个让你头疼的问题将不复存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一种采用电控材料来调整透光率的玻璃会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最近的一次展览会上,科学家为我们展示了这种新型玻璃的“人文关怀”:一块亮晶晶的普通玻璃,经过简单的遥控调节,在刹那间就变成了不透明的毛玻璃。 和前面的一些神奇玻璃不同,这种玻璃的奥秘在于它是两块普通玻璃中间加了层通电的液晶分子膜。当没有电流通过薄膜时,液晶分子在自由状态下呈无规律排列,入射光被散射,玻璃变暗;当通电施加磁场后,液晶分子呈垂直排列,允许入射光通过,玻璃便透明起来。也就是说,人们只需通过调整电压的高低来调节玻璃的透光率,从而替代窗帘的开合。 从最初珍稀的佩戴饰品到昂贵的宫廷贡品再到普通的生活用具,玻璃的身价几番起伏,但它一直陪伴着人类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长路。进入新世纪,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再次闪亮,各种各样的“智能玻璃”的出现使它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智能玻璃”的身上体现的是人们对更加便利的生活的渴望,延伸的是人们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而聪明的读者们,你是不是从这些“智能玻璃”中获得什么启发呢?也许有一天,在你手里,一块更加智能化的玻璃将诞生。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准备材料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