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寓言两则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7-03-28 12:54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三年级下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寓言两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4页第9课。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是其中一则。这则寓言讲述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重点)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难点)
重难点
2.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重点)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难点)
学情分析
1.学生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海中小学三年一班的“跨越式”实验班学生。接触“跨越式”教学模式已有半年时间,自主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2.该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表现突出,学困生比例较大。写作能力欠佳,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导入


教师支持
(一)解题导入,开门见山 1.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寓言? 2. “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就是蕴涵大道理的小故事。那你知道哪些寓言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亡羊补牢》。(板书,生读题) 4.题目中“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文中指羊圈。(生边说,师适时贴“羊圈”图) 养羊人丢了羊后补羊圈。 【预设】若学生无法说出亡、牢的意思,可做如下引导: 课件呈现“亡”、“牢”在字典里面的几种解释,生选(一字多义的练习) 亡:①死;②灭;③丢失 牢:①养牲畜的圈;②监禁犯人的地方;③结实,坚固 选择的同时,可适时指导多音字“圈juàn,同时总结方法:查字典和联系课文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从“补牢”这个词语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打开课文34页,用自己喜欢的速度读出自己的风格,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羊圈 窟窿 街坊 叼走 劝告 后悔 【指导】音:窟窿、街坊(轻声词) 形: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夂”的下面有一横,不要漏写;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义:窟窿就是洞,街坊就是邻居。 3. 师示范写,生练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学习课文


教师支持
三)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生字和词语的障碍扫清了,我们就来合作讲讲这个故事。(师生合作读) 2.故事讲完了,谁能告诉老师: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生边回答,师边拆卸羊圈的栏杆,适时板书) 第一次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那么这部分对应的自然段就是?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3.所以剩下的那个自然段就是“补牢”,补牢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4.谁能看着板书,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亡羊补牢》故事内容。 5.故事读完了,你觉得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不能轻易给别人下判断,要做到有理有据,理由充分。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是怎样的人?    预设一: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1)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课件呈现对话)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养羊人的话是一个反问句,谁来给它换一个说法?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用。 B.好一个没用。他为什么会觉得修羊圈没用? C.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填空:他__________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D.养羊人是如此的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仿佛丢羊的那个不是他。急坏的却是那些热心的街坊。谁来读一读邻居的话?抓“赶快”一词指导朗读 街坊是这般的着急,这般地替他惋惜,这就是邻居对养羊人的劝告。 填空:街坊__________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小结:大家的劝告是如此苦口婆心,情真意切,可养羊人并没有放在心里。 填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可恨、一意孤行、执迷不悟) 预设二: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1)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了?(“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在行动上改过了) (2)当他看到羊圈上的那个大窟窿,数着越来越少的羊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句式训练:“要是……,就……”,“如果……,就……” (3)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同学们,你们有过“后悔”的经历吗?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生说) (此环节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体会养羊人的心情。) 小结: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有像养羊人那样的经历,但只要我们有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努力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因此,“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还有后半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复述故事


教师支持
(四)复述故事,课外延伸 1.写话题目(二选一) A. 想象:第三天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看到羊在羊圈里快活地吃着草,一只没少,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B.用下列词语写一写《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故事内容 羊圈 窟窿 街坊 叼走 劝告 后悔 2.推荐阅读篇目 《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会摇尾巴的狼》《狮子和山羊》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