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7-03-28 12:54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三年级下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情分析

导入


教师支持
一、投影插图,导入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 出示第一段: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指名读 读准确 ( 2、)感受村庄的美丽,伺机理解划线词语 3、是呀,多美呀!今天,我们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指5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 检查识字情况。 裸露——裸露的土地 [ 播放视频,看,土地光秃秃的,没有花草树木做衣裳,它多容易受伤呀!] 一栋栋—— 一栋栋房子 [ 换词理解:还可以说一 房子?(一座座 一幢幢)] 咆哮——咆哮的洪水 [ 理解:①听,洪水像猛兽一样在咆哮!(出示洪水咆哮的视频)②还有些什么声音可以用“咆哮”?] (2)开火车认读“森林、造梨、盖房、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柴烟”等词语。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三、研读 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件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那幅图)教师引导: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天空不再是(湛蓝深远),空气不再(清新甜润)。村庄(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教师引导感悟: ① 理解词语:“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你能通过读把这没喘气儿的大雨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这段话) ② 想象情景: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指名说)透过这些词句,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 ③ 再现情境:这是一幅多么凄惨悲凉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来亲眼看一看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小村庄吧!看看抱头哭泣的人群吧![课件播放洪水冲毁小村庄的录像,教师背诵文中相关段落] 师:两幅画面的对比,你产生了怎样深刻的感触?让学生自由说说感想。 村庄为什么毁灭?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指导书写


教师支持
四、指导书写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黎”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有很大的不同。 3、教师范写“葱、裸、黎”三个字。 4、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布置作业


教师支持
五、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导入


教师支持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品读课文


教师支持
二、 研读文本,读中释疑。 研读: 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1、默读思考: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原因的语句划出来。 2、同桌交流:把你划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哪些句子写了原因? 估计学生交流的句子有: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教师引导感悟: ① 说说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 扣住两个“谁”和“拎”字理解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约束和限制。 ② 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板书“乱砍滥伐”),请同学们读读这个词。 ③ 理解“裸露的土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还能怎么说,换个 词来说说。(沙化、光秃秃) ④ 指导朗读:(a)看着这光秃秃的土地,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b)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生评——再次指名读)(c)从你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你的惋惜、着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2)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感悟: 1、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板书: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长?从哪儿感受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  [课件演示: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看,森林面积不断地缩小,缩小,缩小,再缩小,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扩大,扩大,再扩大!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看到这些,你的心里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2、 教师引读:就是因为乱砍滥伐,十年、二十年、几十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代、两代、十几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教师引导感悟: ① 你们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点击课件,把重点词语“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变红]。这些不同的词语都说明了砍树数量非常多。 ② 理解词语“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树木变成了哪些工具和家具呢? ③ 引读:砍下了这么多的树,到哪儿去了呢?它们变成了…… ④ 交流:如果你是那一棵棵被砍的树,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⑤ 指导朗读:(a)多么让人惋惜!多么让人遗憾!多么让人心痛呀!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句吧!(b)指名读,评议。 ⑥ 朗读第3自然段:请男同学把这一段连起来读读,(评议后)请女同学也来读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三、深入探究,读中悟理。 1、质疑: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消失了,是谁使小村庄消失的?请同学们再默读2-4自然段,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是锋利的斧头使人们过上了自以为不错的日子,也是锋利的斧头使美丽的小村庄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锋利的斧头) 4、感悟第5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5自然段 (2)思考: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指名说) (3)小结: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5、交流启示: (1)这就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叫人心酸的故事,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篇课文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悲惨的故事吗?(不是)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发出的严重警告: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 自然无情的惩罚。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延伸文本


教师支持
四、 延伸文本,升华情感。 1、拓展延伸:这个小村庄只是一个小缩影。在我们身边,仍有不少“锋利的斧头”,在无情地破坏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屏幕——播放人们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乱倒垃圾等污染、破坏环境的视频。 2、交流感受: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教师小结:让我们共同呼吁:让猎枪不再响起,让森林依旧茂密,让污染不再发生,让河流常年清澈……让我们和所有的动物、植物做好朋友,共同打扮我们的美好生活!(屏幕出示句子)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布置作业


教师支持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任选一项)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