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给予是快乐的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6-09-19 16:32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四年级上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给予是快乐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
重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 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学情分析

导入


教师支持
1、同学们,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时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出示课题,生齐读) 2、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付出) 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东西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这个祥和的圣诞节前夜,看看这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支持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课文内容。 3、“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句话在文中哪个地方出现?(最后一段) 一个夜晚,竟让作者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看来,这个夜晚肯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夜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三)、学习课文第1-3段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1)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东西多,不能都带走。(2)受到了妈妈的启示。 妈妈是怎么做的?科利亚是怎么做的?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个善于模仿别人,自己肯动脑筋的孩子,同时他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深入理解,领悟情感


教师支持
1、刚才,我们通过读、划、交流,找出了文中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谁来说说?2、指名汇报交流: A: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体会“睁大眼睛”和“惊叹”,为什么男孩会感到惊讶。 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这样的新车吗?让我们替小男孩说出心里的话。(接读) 是啊!保罗错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自己想当这样的一个哥哥。男孩从小就立志要在圣诞节为弟弟送上一辆新轿车,多么了不起啊。 B、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以为男孩是想在伙伴面前炫耀自己坐着一辆漂亮的新车,可是保罗又错了,男孩是想去接他的弟弟,让他弟弟也看看这样的新车,并许下了他也要送一辆车给他弟弟的承诺。男孩一定想把他的快乐与他弟弟一起分享。 C:教师引读第12自然段 1.出示: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请同学们猜猜,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度过的?同桌先说一说,全班再交流。 2.说一说他们都是因为什么而快乐?生填空。 3、总结 是啊,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时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也许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颗慷慨的爱心。多给别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老师带给大家一首小诗,一起来读读。 我们课后也有一篇这样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拓展阅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打写训练


教师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给予别人而获得快乐的经历吗?把它写下来。 或者别人帮助你的经历?尽量将拓展写作与拓展阅读的题目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输出,以防学生无话可写。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