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送元二使安西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6-09-19 16:32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四年级上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读诗方法,读出诗的韵味。 3、在诵读中了解送别方式,理解诗中画面,感悟诗人情感,读出诗中真情。 4、欣赏古曲,深入感悟诗人情感。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读出诗中真情。 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
学情分析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教师支持
1、 回顾所学的“送别诗”中诗人送别友人的方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引入新课。 2、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班。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2.(PPT出示地图)这就是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些岛屿虽然小,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从唐朝开始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你们想去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读诗题,知诗人


教师支持
1、 指名正确读出诗题,明确“使”的意思,“元二”与诗人的关系。 2、 指名说出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3、 指名读出大屏幕上关于诗人王维的介绍。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2.检查自学情况。  1、大家学习得真认真呢,来考考你们课文里的这些字词你读准了吗?  A、谁来读读这些词?这里有个多音字“参”,另外一个读音是-----, B、学写“威武”二字。师范写。 C、课文中有不少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你能读好他们吗?我们来开一列小火车 。(PPT出示: 四字词语)能用上其中一、两个造句吗?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梳理课文脉络:A找出文章的总起句。还有一个句子与它呼应。 B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水、海里、海滩、海岛)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检查自学情况,读准字音,掌握词意


教师支持
1、 出示卡片,检查明确字音及词意: 朝雨 浥 客舍 更 尽 故人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回顾读法,读出诗味


教师支持
1、 指名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读诗的方法,明确:要缓缓地读,要有停顿,但顿而不断,音断意连;要按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则来读。 2、 在古曲《阳关三叠》中范读,要求学生:听老师怎样把平声读长,仄声读短,做到音断意连的。 3、 学生小声跟着老师读,体会读出诗味。 4、 自由读。 5、 指名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感悟诗意,读出诗情


教师支持
1、 指名说出在诵读中,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有感情诵读前两句。 (1) 出示图片,明确这是一个空气清新,生机盎然的早晨,指名读出前两句,要读出生机盎然。 (2) 师明确:“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相赠表示挽留不住的惜别之情,这青青柳枝是离别的象征,它给这美好的春景,又笼上了一层依依惜别之情。 指名读前两句,读出惜别之情。 (3) 师明确:古人习惯借雨景抒发自己的愁绪,这蒙蒙细雨,给离别笼上了一层伤感。 指名再读前两句,读出伤感。 2、 提问:王维用什么方式送别友人?(喝酒) 生说出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出示图片,有感情诵读后两句。 (1) 出示地图,明确: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相距6000多里地,安西一片荒凉。王维和元二喝了很多酒了,这再次举起的酒中饱含怎样的情感? (2) 生发言,师指导:古代没有汽车、飞机,渭城到安西6000多里的路程,骑马也要半年多的时间,一路没有亲人朋友,王维是多么不舍呀。 指名读出不舍 (3)生发言,师指导:出示图片,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一路上是茫茫沙漠,荒凉戈壁,元二的孤独寂寞与谁诉说?王维怎能不担忧呢?诗人只能把这份担忧,牵挂,关怀融在酒中。 指名读出担忧、关心。 (4)生发言,师指导:苏武出使西域19年,张骞出使西域13年,班超出使西域30年,诗人想到这一别不知能否再相见,他怎能不难过。 指名读出难过。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配乐诵读,加深感悟


教师支持
1、 师在《阳关三叠》的古曲中饱含深情诵读。 2、 指名配乐诵读。 3、 补充资料:王维在元二走后几年便去世了,这渭城一别竟成了永别。在古曲中齐声诵读,读出诗中的深情。 4、 欣赏《阳关三叠》的歌曲,再次走进诗人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小结


教师支持
对整堂课内容进行归纳,推选“诵读之星”,颁发小奖品。
学生活动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SS221

预览 下载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