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课-作业3-《丑小鸭》课程-杨咏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阅读《丑小鸭》课堂实录的思考

       

        阅读王君老师之前,很难想象,如此年轻的一位教师何以有对人生如此深刻的理解,能从点点滴滴中洞悉出那些难表于言的人生奥妙与真谛。这次我选取阅读的这堂王老师的《丑小鸭》课,又一次让我感触到她那敏感而又深刻的心灵,并且让人不得不从中欣赏她那谦逊的闪光点。它们不仅滋养心灵,帮助心灵的解读;而且,对旧课(《丑小鸭》这篇课文已耳熟能详,已有传统套路教授此课程了)新授有启迪与借鉴价值!

     

        首先,从对话交互层面来说,如王老师自己说的教学设计一样,本堂课设计为四个步骤: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

     

        第一步,生本对话是指,课前进行的学生独立和文本对话,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交流;其中包括学生阅读的《丑小鸭》原著,一些拓展阅读材料等,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熟悉,并大体有自己的理解。在此之前,老师已提出一个辩论题目,学生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经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形成自己阐述的观点并准备论据。这部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还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出自己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并有条理有组织地将语言进行整理输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宏大的目标吧。

     

        第二步,生生对话是指,在课上进行的学生自由辩论部分。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约15分钟。此时,学生能够将自己已准备好的论据摆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赛形式,表达出与《丑小鸭》课文引发出的辩论主题,即“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他不需要任何奋斗就自然会成长为天鹅”。先前通过学生自学阅读,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时,通过辩论,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内化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适时地输出,这也是教学的另一种产出成果吧,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临场发挥应变能力。此外,也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能增强他们表现的欲望与参与的兴趣,提高其成就感。当然,在这过程中,如何保护那些不善于表现、不爱表现或者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那么好的学生,是一个问题。

     

        第三步,师生对话是指,课上进行的教师主导,用关键词咀嚼法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入阅读理解的阶段,约35分钟,也就是书中给我们呈现出来的课堂实录部分。在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性尤为突出。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课文进行的深入解读,并且是一种新颖的解读。从区别于以往的传统解读方法中挣脱出来,形成了更加启发人思考的新型解读方法。这是教师的功夫!

        然后,在课上,我们可以发现,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在给学生提供了“跳一跳够得着”的脚手架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教师想让学生学习到并懂得的东西。在我阅读过程中,随着老师一步步地、富有逻辑地领着学生走的时候,仿佛也体会到当时课堂中老师的感动与学生的心情。我赞叹老师高超的提问技术,并当学生能够回答出老师所提问题时,我也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学生自己说出来的,也就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而不是老师硬加给学生的东西。

        此外,老师精心对文本解读设计了逻辑主线,即通过四个关键词来进行解读。这四个关键词为“世界”“丑”“逃”“好”。在阅读过程中,在对每部分阅读的过程中,我都不停思考这部分所用的这个关键词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发现,这些关键词恰当好处地表示出了故事进展的跌宕起伏,可以说,这些是“眼”,是“线索”,是“重难点”,又是“富有寓意”的。

        同时,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又穿插了相关的各种中国文学的作品教授,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我发现,对于他们对祖国责任感的培养,情感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中我保留的疑问是,是不是有些拓展过了些呢,在这么短暂的授课阶段,补充这些多的知识学生能不能够即使并有效的消化呢?也许这班的学生水平就挺高,这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其他老师借鉴的时候,就应考虑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是否能消化的问题吧,也就是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分析了。

        在授课的最后,老师也播放出了自己感悟的作品。这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打破学生认为的教师神秘感,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老师带了个好头吧!当然,这也需要及时的反馈评价了。

     

        第四步,生本对话是指,课上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即学生再次和文本对话,进行扩展阅读。老师将很多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课下的阅读,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并发布学习体会文章。为学生深入学习《丑小鸭》提供机会,并引发更多的思考。我想,这部分的学生活动促进了学生写作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写作兴趣。但是我想,尽管这班是那么的优秀,也可能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那些写作水平没那么好,阅读表达能力水平没那么高,表达欲望不那么强的学生来说,如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待研究的问题。

     

        以上也就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陋的思考与解读吧,教学是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方法中有客观规律,但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经验。王老师的课中的深刻性与独到性,给予了我最深的印象!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教师
    • 阅读
    • 老师
    • 思考
    • 课程
    • 丑小鸭
    • 对话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