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丰乐-苏慧-蜜蜂引路-2012年6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两个问题。

    4.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列宁的资料。

    PPT 。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蜜蜂,询问:这是什么动物? 谁能介绍些它的生活习性?

    师简介。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和蜜蜂有关。

    2.出示课题,齐读。

    “引路”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3.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指名答。

    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

    (3)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

    (4)找出课文中一组同义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标出来。

    2.检查自读。

    (1)出示会认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创设情境:给拼音宝宝找家。

    (4)让学生给生字口头组词。

    (5)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一组近义词(常常、往常),引导学生理解他们的词义、用法。

    3.朗读课文,巩固识字: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句。相机纠正读音。

    4.课前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关于列宁的资料,你们收集得怎么样了?

    师简介列宁。

     

    三、写字指导

     

    (1)出示会写字。指名读、齐读。

    (2)写正确:让学生仔细分析字形、观察笔画、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

    (3)写美观: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变化。

    (4)生分析自己认为容易写错的字和难写的字。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阅读

     

    阅读拓展材料里的《蜜蜂种类》、《蜜蜂识途奥秘》。

     

    五、拓展写作(二选一)

     

    1.用本课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2.用本课的词语编一个故事。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嗡嗡嗡,小蜜蜂飞呀飞,想要回家了,只要你喊对它的名字,他们就能飞回小屋子了,谁来帮帮它?

    2.可爱的小蜜蜂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相机引入“蜜蜂还可以引路”,揭题。

    3.同学们已经在上节课读通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列宁住在哪儿?

    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2.完成“我会填”。

    3.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人? 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列宁是怎么去找的? 哪个自然段里有答案?(三)

    (1)我们来看第一句。

    A.齐读。

    B.列宁首先怎么做的?   标红“边走边看”,师:列宁不是一出门就碰巧看见蜜蜂的,他是“边走边看”。

    C.列宁为什么边走边看,他想看到什么?(想看到蜜蜂)

    D.列宁此时怎么想的?(这些蜜蜂也许是养蜂人养的)

     

    (2)是的吗?列宁又怎么做了? PPT出示第2句话。(仔细观察)

    列宁在观察什么?(观察蜜蜂往哪里飞)

    你们猜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3)结果如何呢?PPT出示第3句话。齐读。

    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和看到的完全一样?   结果和猜想完全一样的时候用“果然”。

    你会用果然说句话吗?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最后养蜂人和列宁见面了,养蜂人看见列宁自己来了,他感到?

    (养蜂人非常奇怪)

    师引读,他惊讶地问……

    而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的心情?(很开心)

    师引读,于是列宁笑着说……

    2.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师叙述旁白。

     

    三、主题升华

     

    1.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来考虑一下:蜜蜂真的会引路吗?

    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蜜蜂其实不会引路,是列宁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了自己。

    2.请你说说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是呀,只有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有几句话要送给你们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处处留心皆学问。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拓展阅读

     

    1.小魔术:换手指。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不仔细。

    2.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来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许多,想知道吗?

    走进“阅读天地”,来读一读《找骆驼》、《詹何钓鱼》,读得快的同学还可以把《法老蚁的秘密》和《鸽子导航归巢另有新说法》读一读。

     

    五、拓展写作

     

    1 PPT出示:养蜂的人更加奇怪,他问:“我的蜜蜂怎么给你引路呀?”列宁说……

    列宁会怎么解释他如何利用蜜蜂引路的呢?请你续写完整。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通过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来解决问题的小故事呢? 写一写。

    二选一。

    •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 标签:
    • 列宁
    • 学生
    • 蜜蜂
    • 课文
    • 出示
    • 2.
    • 观察
    • 自然
    • 养蜂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