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岗中心校-王丽-《乌鸦喝水》-2012年6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学设计方案

    19.乌鸦喝水

    董岗中心校  王丽

    •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讲的是一只乌鸦通过动脑筋喝到水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合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九个生字,能在其他阅读材料中熟练认读。会写“可,石,办,法,找,许”六个生字,掌握书写笔顺,在田字格中写得端正美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朗读背诵中重点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能自主阅读拓展材料,并根据主题进行创编写作练习。

    •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比一比,编一编等多种方法识字。

    2.抓关键词语指导朗读,感悟乌鸦从找水到喝到水的变化过程。

    3.通过拓展阅读,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创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读好后鼻音“瓶” ;在形上重点引导学生识记“乌,鸦,喝,渴,瓶,渐” 指导写好“找,可,办” 。抓关键词语读悟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从而理解课文。

    • 学生情况分析:
    1. 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识字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识字的兴趣较浓,能运用加减法,编字谜,儿歌、扩词等识字方法识字。
    2. 学生喜欢读故事性强的短文,但背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普遍缺乏有效的背诵方法。
    3. 学生乐于编与小动物有关的故事。
      • 教学策略

    1.交流互动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新词。

    2.创设情境法。

    创设故事情境,与小乌鸦一起找水,体会小乌鸦的心情。做一做小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

    • 教学资源与环境:
    1.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

    3、实验所用的阅读材料,巩固读音字形的文本片段和其他关于诚实故事的短文。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他吗?(出示乌鸦图片。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2. 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有想到什么问题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乌鸦图片,调动对乌鸦这一鸟类的已有表象,激发学文兴趣。引导质疑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激趣引文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个故事吧!

    1.播放朗读视频。

    2.师:你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吗?下面和老师一起来记住几点读书的要求: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

    ◆圈一圈生字,并标出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读课文。

    4.指名学生交流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听朗读。选用的短片生动有趣,提高课文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三、出示生字,自主识字

    1.师:我们之前学过了哪些识字的方法,大家还记得吗?

    师生共同回顾:熟字加减法,编字谜儿歌,做动作等等。

    2.同桌合作读一读,相互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3.集体交流:请小老师讲识字方法。

    4.教师重点指导区分:乌——鸟、喝——渴、石——右,并指名学生比一比再组词。

    5.师:刚才大家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放石子。每个石子上面都有一个生字,只要你读出这个生字,小石子就能放到小瓶子里了。指名学生做游戏,全班同学一起跟读生字。

    6.抢读词语。

    师介绍游戏规则:屏幕上出现词语,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不会读的同学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别人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相互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写字指导

    1.分小组合作观察田字格里的汉字并讨论最应该注意的地方。

    2.指名学生交流。

    2.选重点字播放动画范写:办,找,可。

    3.学生描红。

    五.拓展阅读

    1.自由朗读。打开阅读材料22~23页,读一读识字通。

    2.课件出示集体读。

    六.课堂小练笔

    1.师:同学们都有很多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下面请每个同学把你想到的识字方法写出来,写的越多越好。

    2、教师巡视,并请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生字,加深印象,并且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另外本环节还可以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写作的成就感。】

    •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了“北师大跨越式发展”课题的211课堂教学模式。一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教师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自己学习生字就不那么困难了。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字、写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字音、字形以及字的运用三方面来组织教学,凸显识字教学的层次性。特别是记忆字形方面学生们能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字。象记忆“办”,一名学生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一个大力士留下两滴汗”,学生们很形象地记住了字形。巩固生字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放石子”和“抢星星”同样都是反复的读来起到巩固的作用但是读得有趣了,读得生动了学生兴趣极高,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勇敢的举起手,机会瞬间即逝,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

     在拓展阅读环节让学生走进识字通读一读字谜,以及含有本课生字的短文,这一次起到了巩固生字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生字来自己编字谜、编儿歌、组词造句并写下来。经过这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们对生字的掌握更牢了,运用的也更灵活了。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朗读背诵中重点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2.能自主阅读拓展材料,并根据主题进行创编写作练习。

    3.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你们坐的真端正,课时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这不到自己的座位了,你们能帮这些词语找到正确的座位吗?

    指名选择词语填写。

    一只(   )口(   )了,到处找水(  )。它看见一个有水的(   ),可是瓶口太小,水又少。乌鸦看到旁边有(  ),它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水(  )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

    生回答括号中应填写的词语。

    2. 我们一起读一遍。这段文字讲的是哪一课的内容?

    生:《乌鸦喝水》。

    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可是这里还有“口渴”和“喝不着”两个词语没有座位,你们能打开课文,从文中找到它们的座位吗?

     【设计意图:将生字复习融入段落中,段落的内容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地巩固了已学生字,又简单回忆了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运用找座位的创设情境法,通过给“口渴”和“喝不着”找座位自然地导入课文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学生找句子,用笔标出来。

    2.交流讨论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感悟乌鸦口渴难受的心情。

    (1)谁给“口渴”找到了座位?试着读一读。

    生读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2)创设情境理解词语:

    理解口渴:口渴是什么感觉?请你说一说。

    理解到处:乌鸦口渴了,它会去哪些地方找水呢?老师来采访几只小乌鸦,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找水?

    (3)朗读表演:对照插图,想想乌鸦此时是什么心情?(着急,难受)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3.交流讨论,指导学生感悟乌鸦喝不着水失望难过的心情。

    (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

    (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生: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

    (3)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跟读模仿。)

    4.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

    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启发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

    5.交流讨论第三自然段:朗读感悟乌鸦通过动脑筋喝到水的高兴心情。

    (1)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了,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再用自己的话告诉老师。

    生读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乌鸦的办法可行吗?老师今天也带来了瓶子和小石子,我们来试一试。

    老师演示实验,请几名学生上台观察。老师故意抓一把石子往瓶中放,结果石子洒落一地。

    师:老师怎么放不进去?谁会正确地放呢?

    引导学生往瓶中放石子。

    (3)你真是个有耐心的同学,请你说说,乌鸦是怎么放石子的?(一个一个)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变化的?(渐渐)

    (4)幻灯出示读读说说: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     )渐渐(         )。

    (5)同学们,乌鸦喝着水了,对照插图,想想它是什么心情?你能用这种心情读读第三自然段吗?

    6.我们的课文也学完了,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对着黑板上的四个词语和大屏幕上的三幅图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吗?

    (1)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2)小组汇报。

    7.同学们讲得真不错,你们能把故事背出来吗?

    生背诵课文。出示课文内容,会背的同学闭上眼睛,不会背的看大屏幕朗读。

    8.乌鸦通过自己动脑筋,解决了困难,终于喝到水了,我们来夸夸乌鸦吧!

    (学生以赞美的语气评价乌鸦)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到困难不畏惧、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课间休息

    听歌曲《乌鸦喝水》,休息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真好,像这只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不怕困难。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关于小乌鸦的歌曲吧!(教师播放乐曲)

    四.拓展阅读

    1.打开阅读教材30页,大声读读《小兔伯尼》和《聪明伶俐的小羊》两个小故事,如果读完了,还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两三个小故事读一读。

    2、你读到了什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五.写话练习

    1.同学们,如果瓶子的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先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乌鸦还能用哪些办法呢?

    2、出示写话模板,学生写话。

    小乌鸦看到一个瓶子,水不多,瓶口又小,小乌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乌鸦喝着水了。

    3.如果你还没有想到好办法,也可以写写你怎样夸这只小乌鸦的,准备怎样向它学习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懂得了“只要肯动脑筋、认真思考就能解决困难”的道理之后,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如果瓶子的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写一写。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收获,就是再现主题,让学生加深印象。

    六、总结课文

    通过这节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困难时可以像小乌鸦一样多动脑筋,多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打败成长生活中的拦路虎。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课文主题,总结延伸。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口渴

    喝不着         会观察

    一个一个       会动脑

    渐渐

    • 标签:
    • 乌鸦
    • 识字
    • 方法
    • 学生
    • 设计
    • 阅读
    • 生字
    • 朗读
    • 故事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