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 肥光小学 王亚男《丑小鸭》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材简说】

    //在此先说明“本文选自哪个教材第几册第几篇课文”。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低年级学生的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 【教学目标】

    1、会认 “烘”、“卧”、“剩”、“裂”等14个字。会写“灰”、“讨”、“厌”、“冰”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

    •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课件。

    • 第 一 课 时

    一、播放动画片,导入新课

    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习的兴趣。

    2.学生说说看见了什么,整体感知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b.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烘、亏)

    c.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小组内合作认读)

    d.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生字。(登上最高峰)

    e.同学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的方法。

    2.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材料99页以及阅读天地一中《难忘的八个字》。

    五、写话训练

    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写一段话。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安徒生爷爷认识了丑小鸭,瞧,丑小鸭和他妈妈,还有兄弟姐妹都来了,他们带着词语宝宝来了,同学们和词语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同学们真棒,和词语宝宝交上朋友了,接着我们再次走进丑小鸭故事,请欣赏动画(课文1-2节的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本,看看丑小鸭将遭遇什么呢?

      【设计意图:回顾了上节课内容,也让孩子自己提出这节课想学的,在依学定教,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三段

    认真听老师朗读,听完之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

      1.请一位学生读第四段,思考:丑小鸭在树林里怎么了?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2.想象小鸟可能讥笑他什么?。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句上表现出来。注重抓重点词句,整体感悟,带领学生体会关键词,理解重点句,感受这些语句对表达中心的重要作用。如“讥笑”一词的学习,把词语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想象,自感自悟,让学生自主的读和悟】

      3.你们能把丑小鸭的可怜样读出来吗?让大家感受感受。

        学生读。

      (三)学习第五、六段

      1.秋天来了,丑小鸭来到了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读完之后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重点理解“惊奇、羡慕”。

      3.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那只可怜、惊奇而又羡慕天鹅的丑小鸭。

      【设计意图:“惊奇”“羡慕”这两个词语是难点,教师都能够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课文环境中理解,还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恰到好处。“惊奇”在孩子说、议的基础上表演,孩子一下子能够根据自己感悟演出来了。“羡慕”一词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说,这样,无须老师解释,这词语的意思孩子都能够理解得很到位了。】

      师:天气一天天变冷,冬天来了,丑小鸭是怎样过冬的?(师引读第六段)

      师: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

    生: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理解“幸亏”。

      【设计意图:课文各段的学习各有重点,容易理解的段落通过师生引读而过,让孩子在读中自己理解体会。】

      (四)学习第七段

      丑小鸭遇到了种种的不幸,终于幸运了,那它后来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拿起笔,一边默读一边画句子,师巡视。

      生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时时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面对着美丽的天鹅用自己的语言来夸,让孩子调动平时积累的词句说话,既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找喜欢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出丑小鸭变成漂亮的天鹅之后的高兴的心情,并高兴地读一读。

    读得真棒,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和丑小鸭一样的高兴心情。现在自己试着把整段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读书。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主人公丑小鸭的内心,多种形式地体会重点句,朗读课文,以读为本,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鼓励设计意图价。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品读设计意图读中自悟自得,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学完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孩子进行说话训练,也对课文的一个小结。】

    三、拓展阅读

        我们已经知道这课的作者是——安徒生。

    安徒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一生写了150多个童话故事,除了我们学的《丑小鸭》,还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同学们课外可以找来认真阅读。现在让我走进阅读材料去读更多更精彩的文章。

    《荡秋千的小猴》、《黑玫瑰》、《六个矮儿子》、《穷孩子卢比》。

    四、写话训练  

    以“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的身份给丑小鸭的鸭妈妈、哥哥姐姐、养鸭的小姑娘、树林里的小鸟、猎狗、或者农夫写一封信。

    敬爱的xxx:

          您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变成天鹅后的丑小鸭

                                   2012年5月12日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的做法,既回归了课文的整体,又让孩子提高对课文人文美的认识,在思考、表达、交流中渗透学生的创造意识。】

      

    板书设计

                                 毛    灰

    丑小鸭       又大又丑        嘴    大

                                 身    瘦

     

                                 羽毛   雪白

    天鹅         漂亮

                                    脖子   长长

    • 【教学反思】

    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于文章的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学生并不难达到。但对于课文难点的理解: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在读中体验和感悟。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其次,注重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统一。在提倡感悟体验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从而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丑小鸭的感受,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在交流“你觉得离开家以后的丑小鸭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能引导学生抓住“讥笑、追赶、只好、躲、才、悄悄地、冻僵、幸亏”等语言文字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苦难,并读出丑小鸭的伤心、痛苦。

    • 标签:
    • 学习
    • 词语
    • 学生
    • 设计
    • 意图
    • 理解
    • 课文
    • 肥西
    • 小学
    • 孩子
    • 重点
    • 丑小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