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17-06-08 09:48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小学 | 主讲科目: 语文 | 听课年级: 五年级 | 教材版本: 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简介:

    • 一故事导入 (1'43")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初读课文。 (8'14")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1、介绍文言文。 2、理解杨氏之子。 3老师是卢氏之女。让学生回答自己是? 4、学生回答 5、初读课文。理解本文与其它文章的不同。 6、出示课文让学生朗读。 7、教师指导朗读,示范读。 8、让学生说出自己读的与其它文章的不同,如何读好文言文。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讲解幽默,理解透彻。
    • 再读课文。 (8'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女生读。 3、男生读。 4、男女齐读。 5、指导惠字的写法。 6、学生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教师朗读规范,学生朗读好。
    • 理解课文 (23'38")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1、这篇文章出自哪里?学生回答。 2、理解文章,不清楚的与同学讨论。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回答课文的意思。 5、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理解甚,惠。 6、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7、指导学习古文的方法。 8、为设果,果有杨梅。 9、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注意读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以的意思。以是来的意思。 10、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夫子和家禽。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通过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理解我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 总结。 (2'2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优点记录:

利用朗读形式明确文言文现代文的不同。

讨论点:

学生讨论过少,容量大

听课反思:

多加学习,争取教好文言文。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