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柏堰—张平《狼和小羊》_2012年6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柏堰科技园中心学校  张平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争辨,反驳狼的故事,这篇寓言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揭示了狼的凶残的本性。

    学习者分析:                                                                                 

    1、本班孩子们年龄在八、九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善表现、思维活跃。

    2、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3、学生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4、学生打写能力两极分化,主要跟学生的阅读量、语言表达能力有关。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狼、弄、脏”等9个生字,只识不写“爱、骂”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4、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这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学、主动学,并且要积极探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想象能力等。

    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创新学习策略: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把词语积累和知识表达结合起来,让课内、课外的知识得以融合,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等引入课堂。

      3、情境教学策略:在学习中,通过单行朗读、整篇诵读,学生从对具体单一的画面理解升华到整个冬日雪景画面的感知;由词到文,让学生在画面、想象、语言的天地中神游。

      4、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打写水平,从兴趣和能力出发,把打写要求分二个层次,给学生一个弹性的选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难点: 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故意找碴儿?

    教学资源: 

    1.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狼和小羊的头饰
    2. 苏教版配套课文动画。
    3. 跨越式教学资源。
    4. 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可要认真听哟,老师的问题就在这首歌曲里。

    2、歌里讲到了谁呀?(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你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狼和羊是什么样的吗?(生自由说)

    假如有一天它们俩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狼和小羊,指导读“狼”,认识“犭”旁)。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本课采用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中,自然而然地在旧知与新知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3、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猜想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生自由说。)

    同学们想象不错,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课文,好吗?

    [由课题生疑,启发学生想象,一方面既激起了学生读课文的欲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写生字(15分钟)

    (一)、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文(2分钟)

    1、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

    3、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初读情况(5分钟)

      1、指名分角色读课文,纠正字音。

    2、说一说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指名说说,师适时板书)

    3、出示句子,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识写生字(8分钟)

    1、出示带拼音生字,先自由拼读,再指名读,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再齐读。

    狼  弄  脏  惊  温   倒  经

    争  扑  爱  骂  怜  辩   蛋

    2、你能说说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吗?(重点指导读准“惊”、“经”、“争”、“弄”的字音)

    3、去拼音后分组游戏巩固生字,游戏方法:“送小羊回家”一名学生随意说出一个生字,另一名学生立刻从课件中找出并点击这个生字,将其送回“羊圈”。看谁送的多。(多的一组得一颗五角星)

    3、出示生词:

           láng     nòng  zāng        jīng          wēn

    一只狼       弄    脏      吃  惊     温  和   坏蛋   可爱

    dào         jīng        zhēng  biàn          pū        

    倒 流       经常       争     辩           扑去   可怜    骂人

    过程:指名认读→集体订正→巩固认读(重点指导读准“惊”、“经”、“争”、“弄”的字音)

    4、做游戏巩固认读生词,游戏方法:“打狼”准备一些去掉拼音的生词,让学生随机指,另一名读出生词,读对了词语所在的“狼”就会消失,全对的一组得一颗星。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认读生词,巩固新知,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5、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1)、小组讨论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指名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编字谜等方法)

    6、指导书写生字

    (1)、 这些字宝宝在书写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先指名说,师再范写。(小黑板出示田字格重点指导:狼、温、经)

    (2)、学 生描红,临写一遍。

    三、拓展阅读(10分钟)

    1、进入“识字通 ”读一读《贪玩的小狼 》、《灰兔脱险记》、《大灰狼与七只小羊》。

    2、师生互动猜一猜。

    四、运用生字进行打写训练。(10分钟)

    1、给所学生字找朋友(扩词)。 

    2、选字组词并造句子。

    3、利用所学生字编字谜、编故事或编儿歌。(看谁编的又多又好)

    板书设计:          

     10、狼和小羊

     

    狼(贴图)————羊(贴图)

                         找碴儿

     

     

    第二课时

    一、直接入题

    1、同学们,上一堂课结束时,老师让你们好好地练读课文,你们练读得怎么样。谁来读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小组赛读。

    2、有的同学很聪明,一开始就猜想狼要吃小羊。是的,狼看到了小羊,就想吃掉它,我们看看它是不是吃掉了小羊?

    二、导读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有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生自由说。)“找碴儿”什么意思呢?待会我们把课文读懂了就明白了。现在大家看插图,出示“插图”,出示“上游”、“下游”词语卡片,哪位同学上来把这两个词语卡片贴到图上相应的地方?(生贴好后,师指着插图)这就是上游,这就是下游。水是从上游流向下游的,如果水从下游流向上游,就叫“倒流”,你们见过水倒流的吗?(指名说。)师小结:水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利用插图,让学生根据画面理解词语“上游”、“下游”、“倒流”直观形象。]

    3、指定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二、三自然段,读后讨论:我们该怎么读“狼”的话?(指名试读)

    我们又该怎么读“羊”的话呢?(指名试读)。

    4、再指定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⑴ 小羊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吗?  ⑵ 狼知道不知道这个道理?

    5、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师联系插图小结:同学们仔细看图,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水是从狼那儿流向小羊的,小羊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狼也知道这个理,还这么说,这叫什么?(找碴儿)

    三、导读四、五自然段

    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驳回了,狼没有罢休,接着找碴儿。谁来读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四、五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生讨论)

    启发理解:小羊是不是真的经常在背后骂狼呢?请你找出文中有关词句来帮小羊申辩。(给找对词句的同学奖励一个红五星)

    小结:去年小羊还没出生,狼却说他听说小羊骂他,这就是前面课文中说的——找碴儿。

    那么这一次我们又该怎么读狼和小羊的对话呢?(生自由说)

    3、指名分角色朗读。

    四、导读第六自然段

    狼两次找了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倒了,狼恼羞成怒,我们看它怎么对待小羊,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1、讨论:小羊的爸爸真的骂了狼吗?

    ⑴ 分组讨论;

    ⑵ 小组汇报;

    ⑶ 小结:狼诬赖小羊,被小羊驳倒了,现在又无根无据地说是小羊的爸爸骂它,真是蛮不讲理,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找碴儿。

    现在,知道“找碴儿”是什么意思了吗?(指名说)

    总结:“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没有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大家懂了吗?

    [以“找碴儿”一词作为突破口,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和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狼的本质的认识。]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启发想象:同学们,想象一下“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你是小羊,将如何应对?

    ⑴ 分组讨论;

    ⑵ 各小组汇报;

    ⑶ 师小结。

    [此问题的设计,旨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对于他们想象的结果,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以唯一的答案来圈定学生的思维。]

    五、表演读课文

    指定两名同学戴上“狼”、“小羊”的头饰,感情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闭着眼睛想象。老师也闭着眼睛想象。

    同们学听了他们的朗读,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自己对狼或小羊的认识,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生自由说)

    师小结:像狼这样的坏家伙,总是要求找借口干坏事的,对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更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朗读、想象,从而体验、感悟。]

    六、小结,引导阅读“资料城”

    进入“资料城”选择你感兴趣的类型好好读一读。(灰兔脱险记喜羊羊与灰太狼

    大灰狼与七只小羊与狼为友

    七、打写训练

    1、同学们,假如我们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请你们讨论后,或者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把办法写下来。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他们主动搜集信息的能力。]

     2、以“我眼中的小羊”或“我眼中的狼”为题写写。

    3、续编故事《狼和小羊》

    4、评议:挑选写得较好的例文念给学生听。

    板书设计:

                          10、 狼和小羊

    狼(贴图)               羊(贴图)

    想吃   找碴儿  温和
                     弄脏        不会
                   说坏话       没出生
                   蛮不讲理      讲道理
                     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 标签:
    • 小羊
    • 词语
    • 学生
    • 想象
    • 生字
    • 狼和小羊
    • 课文
    • 找碴儿
    • 指名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