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j-sy31-王晶 30团听课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30团听课反思

    王晶

             感谢校领导安排我们于511日到30团进行听课活动,这次听课活动是针对第一批进入跨越式教学的三年级语文专门安排的。这次活动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惑。

            进入三年级,针对学生的变化,是继续保持二年级所采用的211模式,还是根据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精加略课程如何正确的去把握其中的精髓,我们一直很迷茫。这次听课过程中,就顺利的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早上我们一行五人,进入30团中学,28团的刘蕾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第一堂课例,识字教学。在这堂课中,刘蕾老师的教学目标与我们三年组设定的目标基本吻合,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还欠缺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刘老师对于学生出现问题的以四两拨千金之势,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我的教育反思是可以省略的内容,千万不要再去强调,教师所有的注意力都应当放在学生的身上,因为课堂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老师解决的问题都是以学生为目标,通过刘老师的课,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以学定教的真正含义。

    30团莫春燕老师所讲授的第二课时,与我们设计的有所出入,但听了莫老师的课,让我对于如何进行学生的朗读指导,有了更明确的方法。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与老师配合紧密。老师抓住了课文的主线与重点内容进行课文学习的突破,对于写作指导很到位,但是阅读与课文讲授挤压在一起,就显得课堂太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加,应该是以精读课问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略度课文。两篇都是对人物的描写,文章是如何把人物些具体的,应当是让学生通过文字语言来感受。莫老师抓住了重点词,通过对于第10自然段的品词品句应当可以突破。文中的两次遗憾,我与少年的遗憾各有不同,应当让学生理解。语文课应当是多读,多品,多想,多思,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生活,这才是语文的关键。文字承载了思想、承载了历史,光靠老师的解读是不够的,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阅读可以适当放在第三课时里进行。

    塔中的刘红老师所讲授的第三课时,刘老师在听前面两位老师的上课后,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课,呈现出来的第三课时也是非常精彩的,写作目标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写作的目标的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身边的关于爱的故事,从大的国际环境中,下降到适合三年级学生写作的高度。对于文中短片的播放,我有点自己的想法,虽然刘老师出发点很好,但是孩子的思维心里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人为的拔高是否合适呢?这个是我个人的疑惑。

    通过此次听课,通过李芬老师和各位专家的讲解,我明白了如果要尝试精加略模式的教学尝试,教师自己身必须加强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必须要细化,课堂容不得一句多余的废话,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一定要有相应的结合点:1、主题相关2、内容相关3、写法一致4、结构相同或相近5、情感变化类似。

    三堂课的划分应当是这样的第一课时:解决两课的生字词,初读两篇课文,初步感知两篇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处理一些段落。

    第二课时:精讲精读课文,再用精读课文所学的方法,自学略读课文。然后再进行扩展阅读,这时的扩展阅读一般是比较阅读(写法、内容)。在这种模式下,不一定每节课都安排小练笔。但会进行写作方面的渗透。

    第三课时:小结课文主题和写法;主题深化与写作方法指导;并迁移学法进行打写练习。 这对于我们这样尝试进行精加略模式的老师,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同时我更清楚了不管是沿用低年段的“读写结合”模式,还是按中高年段的 “分层次读写结合”模式或“精加略”模式,我们都紧紧围绕跨越式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 这一教学理念展开。

    感谢校领导对于我们的信任,感谢李芬老师和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还有上课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的精彩呈现,谢谢。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在这条路上才有如此的顺利,路在脚下,继续努力。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进行
    • 学生
    • 精读
    • 模式
    • 老师
    • 课文
    • 听课
    • 课时
    • 写作
    • 学会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