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第一课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课题

     统计

    备课时间

    5

    上课时间

    515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这一单元是统计学习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数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情境引出条形统计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明确每个小格代表什么,怎样看图查找数据,怎样比较数据之间的大小。体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由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的知识内容,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数据整理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2 在统计表中填数,在统计图中画条形图来表示数据。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为主,利用电脑摆一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入课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完整地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

    课件、尺子、图片等

    、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行为习惯的落实)

    设计意图与媒体使用

    1.创设情境

    1.数果子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这些水果你们能一眼就看出有多少种,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么?

    2.合作探究

    师:一会请和你的同伴小声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先商量好摆的方法,然后在各自的电脑上动手摆一摆,完成之后上传到教师端

    看谁摆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教师巡视)

    3.展示学生整理的结果,学生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摆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选取几个小组的成果一起展示)

    师:看,同学们摆好之后现在一眼就看出有几种水果?(4种)哪幅图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师:大家都认为这种摆法最好?为什么?

    你们看,当我们把同类物品从同一起跑线开始,排成一列一列时,就很容易看出有几种,排得最长的就最多,排得最短的就最少。

    师:通过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有多少种水果,及每种水果的数量,其实这就在做“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读课题

     

     

    学生齐答 

     

     

     

     

     

     

     

    学生讨论

    动手在电脑上摆一摆

     

     

     

     

     

     

     

     

     

     

     

     

     

    学生说理由(因为它摆得最整齐,而且都是从同一条线开始排起)

     

     

     

     

     

     

     

     

     

     

     

     

    利用多媒体出示水果图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摆一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入课题,不但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也为后面练习填写统计表和统计图做好铺垫,为构建新的知识打好基础。

    2.认识简单的统计图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常常也把统计的结果用统计图表现出来,这就是统计图,(出示统计图——课件演示水果图直接变成统计图)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好吗?

    师:同学们请看,每一条条形柱可以代表一种物体,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水果,每一个小格表示数量“1”,(板书)这里表示1个水果,有几个水果就在条形柱上涂几格。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怎么涂。(桃子有8个,从下往上数8个格子,在第8格这里一条横线,在横线上标上8,然后再涂颜色,注意涂的时候要认真涂,不要涂出界)

    师:现在你学会了么?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自己完成这幅统计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请拿出1号纸。

    2. 展示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都已经做完了,现在请看这位同学他画得怎样?(选一副好的作品展示另再选一副有特殊错误的展示)

    师:你们做的也跟他一样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了这幅统计图。

    师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统计图,每个小格表示数量1,有数量几就在条形柱上涂几个小方格。(出示幻灯)

    3.汇报交流,并总结统计图中所给的信息。

    师:看统计图上你们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么?出示问题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你是怎么知道西瓜比梨多4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比较大小。)

    师:通过统计图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信息,看来统计图可真方便。

     

     

     

     

     

     

     

    学生认真听

     

     

     

     

     

     

     

     

     

     

     

     

     

    学生进行点评

     

     

     

     

     

     

     

     

     

    小组讨论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所以直接将统计图的一些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学会了之后再动手涂一涂,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3.教学例2

    1、统计最喜欢的水果。

    师:在这四种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这样老师可是没办法统计,不过课前老师让大家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都交上来了是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听清楚了,现在老师要读了。(老师很快的读出数据)大家能跟得上么?数得清楚吗?

    2、总结统计数据的方法。

    师:大家还没数清楚,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办法把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清楚地记录下来呢?

    师:谁来讲讲你想到怎样的方法进行记录?

     

     

    小结:打“√”或画“○”或写“正”字 ,都是分类记录的,很清楚。你知道这种先分类再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用呢?我们试一试。老师给大家报数,你们选喜欢的方法来记录,好吗?请拿出你们的③号纸,准备开始

     

    3 比较评价。

    师:这三种方法,你觉得哪种记录方法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各是多少?

    师小结:打“√”或画“○”或写“正”字,都很清楚。而写“正”字更方便记录和数数(因为正字的笔画是5画,我们数数的时候可以55个地数)

     

     

    两三个学生说 

     

     

     

     

     

     

     

    请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指名3——4位学生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用打“√”或打“○”等不同的符号记录;

    2)用“正”字记录; 对不同的方法,教师都一一点评,给予肯定。

    生(先在每行的开头写苹果、西瓜、桃、梨,或画出简单的图样,再听老师报哪种水果就在它的下边打“√”或写“正”字 。)

    老师读数据,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记录

     

    生汇报

     

     

     

     

     

     

     

     

    通过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水果,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3.认识统计表

    1.根据学生的记录,用统计图表示师:老师也做了一张统计图,同学们仔细瞧一瞧,这张统计图跟前面的统计图比,有什么不同?

    师:多了数字有什么用?

    师小结:对呀,有了这些数字,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数量,而不用一个一个地去数。

    师: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用统计表表示数据

    师:为了查找数字更方便,还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人数。比一比,看谁观察得又快又准?(出示课件)

    师:你能看明白这张统计表的意思吗?你能把刚才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里吗?

    师:你能从统计表中,提出数学问题吗?

    3.小结:统计图、统计表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准确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它们的关系。学会统计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有信心么?

     

     

     

    小组讨论

     

     

    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统计图(师指导怎样用电脑)

     

     

     

     

     

     

    1-2人说一说

    指名回答

     

     

     

     

     

    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为以后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做准备。

    4.拓展练习

    1.课本P962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师:再认真看一看,军舰、火箭和鱼儿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对,你们能不能统计出这幅图中各种平面图形的个数?

    2.学生自己进行统计。

    师:请大家在电脑上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填写。

    3、展示学生作品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都填对了么?

    师: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军舰、火箭和小雨)

    (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

     

     

     

     

     

     

     

     

     

    指名回答

     

     

     

    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培养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整理知识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每个月出生的人数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统计

    统计图 一个条形柱表示一种物体

    一个小格表示数量1

    统计表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

    1、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2、本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效果如何?你觉得这节课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3、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方法
    • 统计图
    • 学生
    • 数据
    • 同学们
    • 水果
    • 老师
    • 统计表
    • 统计
    • 条形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