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6雷雨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19-05-08 11:28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小学 | 主讲科目: 语文 | 听课年级: 二年级 | 教材版本: 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简介:

    • 提问导入 (4'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图片导入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
    • 新授环节 (3'5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有没有见过雷雨,请同学说一说,雷雨中的雷字书写应该注意什么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象形字的讲解
    • 朗读课文 (4'1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
    • 会认会读 (2'6")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认读二会字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检测不到位
    • 课文讲解 (18'4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课文围绕雷雨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读关键句,随文识字垂和黑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按照顺序讲解课文
    • 拓展阅读 (0'28")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读拓展阅读资源夏天的雨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阅读时间短
    • 拓展打写 (0'3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拓展打写越来越的句型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电脑打写

优点记录:

1.在生字词处理方面,刘教师通过图片、动作语言等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此种策略的使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处理文章大意方面,一般情况下,老师们易把处理文章大意等同于梳理文章脉络,实际上二者不存在等价关系。两者比较起来,梳理文章脉络较为具体些。刘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注意区分,是比较不错的。

讨论点:

1. 教学目标分配方面。作为新授课第一课时目标一般为学习生字、掌握文章大意及理清文章结构,在刘老师的这节课的前半部分中老师完成了基础性的目标,还涉及了部分品析字词,因此导致写话环节时间有一些紧张,建议将品析字词部分调整到第二课时,以保证写话环节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 2.二会字四会字时间分配方面。二会字(会认 会读)四会字的讲解(会认 会读 会写 会用),生字词的重点要注意区分(四种类型:多音多义形近字疑难字),不要平均用力,本节课对每个四会字都一一处理了,面面具到,时间肯定不够用。

听课反思:

211两个课时目标分配

评分总数:

99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